
作者:白衣编著
页数:368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68480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对于法国来说,向德国宣战是不得已的下下之策。对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的法国来说,防守似乎是法国所有民众的共同想法。正是基于这个想法,法国才不惜斥巨资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马其诺防线。所以,法国宣战之后,打算只防守自己同德国的边界——马其诺防线。法国,这个拥有欧洲z强陆军的国家,却只限于在壁垒前进行一些局部冲击,占领了德国的部分区域。就在德国害怕法国全面进攻,开始调遣预备队进入德法边境的几天之后,法国却调整了战略,不再进攻。开始由他们占领的大部分边境地区撤出。他们不想让前出的兵力遭到突击,于是退回到国界线,个别地段还退到了国界线后,蹲在马其诺防线。
作者简介
白衣,辽宁省营口市作家协会会员。创作了将近一百篇短篇小说,在全国各文学期刊、报纸、杂志发表《伤痕》、《奔月》、《杜鹃醉鱼》、《她仍未知道那些花的名字》、《她在水里,我却在岸上》等小说一百余万字。小说《杜鹃醉鱼》、《遇见》等已改编成微电影剧本并拍摄。《霸业》为第一部长篇小说。
本书特色
1940年5月,德国军队通过阿登山脉,绕过马其诺防线的重炮炮塔、机枪碉堡,在蒙梅迪附近突破达拉第防线,占领了法国北部,接着进抵马其诺防线的后方,使马其诺防线完全丧失了作用,古德里安的铁蹄如入无人之境,短短30天,号称欧洲头号陆军强国的法兰西战败投降。
目录
第一章 西线无战事
第一节 狼子野心 ……………………………………………… 2
第二节 慕尼黑协定 …………………………………………… 9
第三节 法国不设防 …………………………………………… 15
第四节 挪威争夺战 …………………………………………… 21
第五节 进退两难的荷兰王国 ………………………………… 29
第六节 狂澜中的一叶小舟 …………………………………… 34
第二章 黄色方案
第一节 泄密 …………………………………………………… 40
第二节 马其诺防线上的对垒 ………………………………… 45
第三节 偷袭 …………………………………………………… 50
第四节 丘吉尔上台 …………………………………………… 55
第五节 闪电战 ………………………………………………… 59
第三章 阴影下的西部战线
第一节 孤傲的荷兰 …………………………………………… 66
第二节 荷兰的覆亡(一) ……………………………………… 72
第三节 荷兰的覆亡(二) ……………………………………… 77
第四节 利奥波德的王者之心 ………………………………… 82
第五节 空中的特洛伊木马 …………………………………… 90
第四章 强渡马斯河
第一节 穿越阿登山脉 ………………………………………… 100
第二节 狂热的步兵团 ………………………………………… 106
第三节 混战马斯河 …………………………………………… 109
第四节 坦克大战 ……………………………………………… 116
第五节 蝴蝶效应 ……………………………………………… 121
第五章 深入法国腹地
第一节 风声鹤唳 ……………………………………………… 126
第二节 丘吉尔的反攻计划 …………………………………… 130
第三节 进击的古德里安 ……………………………………… 135
第四节 血战阿拉斯 …………………………………………… 143
第五节 决战的开始 …………………………………………… 150
第六节 反败为胜 ……………………………………………… 158
第六章 魂系敦刻尔克
第一节 “发电机”计划(一) ………………………………… 166
第二节 “发电机”计划(二) ………………………………… 175
第三节 敦刻尔克奇迹 ………………………………………… 184
第四节 拯救敦刻尔克 ………………………………………… 194
第五节 缔造“魏刚防线” ……………………………………… 203
第六节 梦断法兰西 …………………………………………… 212
第七章 越过马其诺
第一节 意大利参战 …………………………………………… 220
第二节 巴黎不设防 …………………………………………… 231
第三节 突破马其诺防线 ……………………………………… 236
第四节 贡比涅森林的轮回 …………………………………… 241
第五节 “弩炮”计划 …………………………………………… 250
第六节 戴高乐与自由法国 …………………………………… 258
节选
第 一 节
狼子野心
直至多年之后,法国总理肖当也不明白,法国与奥地利的灭亡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就仿佛蝴蝶振翅一样,他的外交辞令最终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暴,这场风暴不仅席卷了整个欧洲,而且让全世界都笼罩在战火之中。
那是 1937 年秋天,是肖当第三次登上法国总理之位。刚刚上任,他就立刻会晤希特勒的特使巴本,并且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也表明了法国的态度——“法国和德国将一起把欧洲关系转移到新的、更健康的基础上,这将是世界历史上重大的里程碑”。
在此之前,英国的张伯伦一直曲意逢迎希特勒,不断向德国示好。他希望德国能够成为阻挡共产党西进的武器,成为“西方反布尔什维克的屏障”。所以张伯伦一直鼓动希特勒,希望希特勒可以向东方进军,即便牺牲奥地利等小国也在所不惜。
在当时的欧洲,所有人更为担心的并不是希特勒的法西斯德国,而是远在东方的赤色苏联,它才是英法等国真正的心头之患。所以,为了阻挡来自苏联的红色力量,张伯伦希望与德国结盟。他撤换了原驻德大使,调亲德分子汉德逊去继任,明确指示——“与纳粹政府全力合作”,并且不断派遣英国贵族以私人的身份参加德国的活动。张伯伦的一切行为都是向希特勒表明 :希望德国可以向东方进军。而这,势必会侵犯到奥地利,而对于希特勒来说,在这件事上,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法国。
欧洲第一陆军强国法国不表态,希特勒就不敢轻举妄动。毕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圣日耳曼条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 :英法有义务保障奥地利的独立不受侵犯!
希特勒害怕自己若贸然动了奥地利,会惹怒法兰西这只雄鸡,到时候,恐怕德国会腹背受敌,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覆辙。
肖当再次登上总理之位,发表了那篇“热情洋溢”的讲话,表明了法国对德国的友好态度,自此,希特勒摸透了法国的意图,加之英国的不断鼓动,于是,向东方进军、吞并奥地利的计划被他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奥地利的主要居民是日耳曼人,这对于希特勒来说是优势所在,纳粹党利用民族沙文主义,早就派遣大批党徒渗透到奥地利内部,不断煽动国民闹事,吵嚷着要同德国“合并”,并且把这种声音打造成为人民的意愿,人民的声音。
就在肖当讲话的几个月之后,1938 年 2 月,希特勒为了解决“德奥之间的误会与分歧”,邀请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到德国会晤,并且信誓旦旦地向许士尼格保证,尊重奥地利的独立,不干涉其内政。
2 月 12 日,许士尼格在外交部部长施密特的陪同下,来到德国的伯希特斯加登会见希特勒。可是许士尼格一到德国,希特勒就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许士尼格的人身自由被限制,并且当天下午,德国外长就把一份早就拟定好的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的“协定草案”送到许士尼格面前。
没有任何条件好讲,要么签字,要么德国的军队就立刻开进奥地利。
在希特勒的淫威之下,这所谓的“协定草案”也不过就是一纸空文,许士尼格明白,自己签字与否,都已经不重要了。许士尼格草草地在“协定草案”上签了字,然后才被释放回国。
许士尼格的卖国行为在奥地利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奥地利各地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游行、罢工,政府与军队中也出现不同的声音,要求抵抗德国近乎赤裸裸的侵略行为。
在全国上下的压力之下,许士尼格突然宣布,奥地利将于 3 月 13 日举行全民公投,表决奥地利与德国合并问题。在夹缝中痛苦着的许士尼格,先是背叛了奥地利的国民,然后又背叛了希
特勒。
希特勒当然不会傻到等着奥地利全民公投的结果出来!3 月 11 日,也就是全民公投的前两天,希特勒向奥地利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20 万德国大军集结在奥地利边境,随时准备踏入奥地利的国土。
3 月 12 日的凌晨,在奥地利政府还没有任何反馈意见的情况下,希特勒借口要平定奥地利境内的“共产党骚动”,下令德军突袭维也纳,并迅速占领了奥地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