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沂蒙画派概论

封面

作者:庄乾坤

页数:361页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2091138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在山东省沂蒙地区一直闪耀着一片绚丽的光芒——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伴随着沂蒙红嫂的形象、沂蒙小调的旋律传遍中国。沂蒙,以其特有的贡献成为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地域名称和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习近平书记说:“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在新时代,沂蒙精神是鼓舞中华民族向中国梦迈进的强劲号角。
如何把宝贵的沂蒙精神传承下去,弘扬开来?本世纪以来,一群沂蒙人用画笔进行了大胆探索。他们以“坚守沂蒙乡土,抒发沂蒙情怀,弘扬沂蒙精神”为己任,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走到一起,形成了沂蒙画派。以2015年10月30日由国家文化部、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当代知名画派邀请展为标志,沂蒙画派跻身全国当代十大知名画派,并在全国产生初步影响。
强调画派的价值追求,是本书最鲜明的特点。在古今中外画派研究史上,关于画派发展历史、艺术主张、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研究比比皆是,但很少有人研究画派的价值追求,而《沂蒙画派概论》不仅从画派的发展脉络、艺术主张、美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梳理、提炼,而且提炼出画派的价值追求。其他画派可以不讲价值追求,而沂蒙画派必须讲!必须强调沂蒙精神对画派的引导与鼓舞作用。以沂蒙精神引导沂蒙画派的发展,是沂蒙画派特有的逻辑。因为沂蒙地区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理文化概念,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产生了特殊的文化现象,炼化出宝贵的沂蒙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史上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彩,所以本书结合沂蒙画派产生的文化土壤、思想背景、画家的精神状态、作品的思想内涵,提炼出沂蒙画派的“八字价值追求”——刻苦、奋进、奉献、担当,指出沂蒙画派是沂蒙人的画派,理所当然地具有沂蒙人的精神境界、沂蒙人的担当情怀,突出强调画派的思想导向、画派的文化担当。这是本书与其他画派研究著作的不同之处。
本书始终洋溢着对地方文化的自豪,突出强调沂蒙画派的“方颜”,即乡土特色。自全球化浪潮袭来,部分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自卑自弃的心态。特别是乡土文化,更是被拥有过它、享用过它、受益于它的人们所鄙视,所嫌弃,失去了文化自信。而在失去文化自信的背后,是传统价值体系的毁灭,是将来可怕的文化灭种。本书强调“方颜”,是对乡土文化的高度自信。本书提出“沂蒙生活场景画”这一概念。“沂蒙生活场景画”中包含着乡土社会纯朴宁静的心态,天然有序的伦理,淳厚温馨的风尚,透视着中国乡土社会数千年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传统价值追求。描绘生活场景的画自古有之,但是色调、笔法大都比较简单,且没有成为一个学术概念,到了沂蒙画派,则得到极大丰富、完善,画面容量大,色调、笔法丰富多彩。沂蒙画派创始人何乃磊先生依据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视角,对沂蒙农家生活基本要素进行提炼、概括、组合,创作了一幅幅敦厚、质朴、宁静的“沂蒙生活场景画”, 乡土特色突出,“方颜”鲜明,且完全成熟、定型,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沂蒙的”,明显区别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通画”。
当下,“乡愁”成为流行词,究竟“乡愁”意义何在?本书阐释了“乡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一步强调了沂蒙画派所展现的乡土文化价值。在一日千里的现代化进程中,面对渐行渐远的乡愁,画家的担当情怀在升腾。这种情怀,体现在每一张画中。石头垒砌的沂蒙山村,看似贫穷落后,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浸润着浓厚的亲情故谊,演绎着自然社区千百年不曾破灭的天理人伦、公序良俗。构架小山村的石头是冰冷的,但是流淌在石头间的故事是温热的,传递在石头间的人情是温馨的,笼罩在石头间的传统社区伦理、序俗是温润的。在当今,人类自身如何做到和睦相处?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如何才能重新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尊重自然、反哺自然?为什么小山村里会存在着人类淳朴的精神世界?当代城市人如何才能从小山村里重拾宁静、恬淡、淳朴的原本心性?如何重构现代城市社区伦理序俗?当人们随着画家的笔墨走进沂蒙山村,走进石板小径,走进石头院落,沂蒙山村蕴藏的文化价值便凸显了,那一道道石头墙,一拱拱石桥、一弯弯石径、一曲曲山溪,便成了美的凝固。

作者简介

庄乾坤,作家,评论家,现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日照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博客名、微博名“乾坤夜话”,一个在现实与梦想中客串的人。现实中,冷峻思索,冷酷刀剖,长期致力于研究农村问题、城镇建设、文化建设和书画理论、政治理论,撰写和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杂文,举办了一百多场政治、经济、文化类讲座;梦想中,星空下夜游呓语,撰写了大量散文、诗歌。

本书特色

庄乾坤美术理论专著《沂蒙画派概论》问世 著名美术理论家徐恩存作序深剖乡土艺术美学特征展现“沂蒙方颜” 独有魅力 力倡艺术团体崇高追求
本世纪以来,一群沂蒙人,在何乃磊的带领下,用画笔大胆探索沂蒙精神。他们以“坚守沂蒙乡土,抒发沂蒙情怀,弘扬沂蒙精神”为己任,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走到一起,形成沂蒙画派。
以2015年10月30日由国家文化部、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精神﹒民族魂”当代知名画派邀请展为标志,沂蒙画派跻身全国当代十大知名画派,并在全国产生初步影响。

《沂蒙画派概论》从画派的发展脉络、艺术主张、美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梳理、提炼,进而提炼出画派的“八字价值追求”——刻苦、奋进、奉献、担当。沂蒙画派是沂蒙人的画派,理所当然地具有沂蒙人的精神境界、沂蒙人的担当情怀。
书中始终洋溢着对地方文化的自豪,突出强调沂蒙画派的“方颜”,即乡土特色。强调“方颜”,是对乡土文化的高度自信。书中汇集沂蒙画派代表画作120余幅,这些方颜鲜明的作品被作者传神地概括为“沂蒙生活场景画”:饱含着乡土社会纯朴宁静的心态,天然有序的伦理,淳厚温馨的风尚,透视着中国乡土社会数千年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传统价值追求。
石头垒砌的沂蒙山村,看似贫穷落后,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浸润着浓厚的亲情故谊,演绎着自然社区千百年不曾破灭的天理人伦、公序良俗。跟随画家的笔墨走进沂蒙山村,走进石板小径,走进石头院落,沂蒙山村蕴藏的文化价值便凸显了,那一道道石头墙,一拱拱石桥,一弯弯石径,一曲曲山溪,便成了美的凝固。

著名美术理论家徐恩存:沂蒙画派,不是空洞的称谓,不是勉强为之的冠名。他们的作品,不论人物、山水、花鸟等,都指向生命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的齐物而纯真的忘我境界。他们在“以技入境”的创作过程中,透出浑朴、拙厚、含蓄、混沌之美,焕发出齐鲁文化源远流长的流风神韵。

目录

序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沂蒙画派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沂蒙画派的基本概念与现状 第二节 沂蒙画派产生的文化渊源 第三节 沂蒙画派发展的群众基础第三章 沂蒙画派的艺术主张 第一节 坚守沂蒙乡土 第二节 抒发沂蒙情怀 第三节 弘扬沂蒙精神第四章 沂蒙画派的艺术风格与美学特征 第一节 写实的笔调 第二节 朴实、细腻的艺术语言 第三节 敦厚、质朴、宁静的生活意境 第四节 浓郁、厚重的乡土文化气息第五章 沂蒙画派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 沂蒙画派崇高价值追求的内涵 第二节 沂蒙画派崇高价值追求的文化背景 第三节 沂蒙画派崇高价值追求的美学意义 第四节 沂蒙画派崇高价值追求的时代意义第六章 沂蒙画派的图腾崇拜 第一节 图腾崇拜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沂蒙画派图腾崇拜的精神内涵及其作用第七章 沂蒙画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第一节 沂蒙画派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沂蒙画派的发展方向第八章 沂蒙画派部分代表作品赏析 文质相兼画意相生 ——何乃磊作品赏析之一:《蒙山十月》 情到深处画意悠悠 ——何乃磊作品赏析之二:《悠悠蒙山情》 天地内美大爱无言 ——何乃磊作品赏析之三:《春晓初动》 干裂秋风润含春雨 ——何乃磊作品赏析之四:《飒飒金风润山乡》 悠悠沂蒙金秋飒爽 ——何乃磊作品赏析之五:《请到沂蒙看金秋》 深邃旷远腕底风云 ——朱仕明作品《孟良崮下祥云起》赏析 大俗大雅另辟蹊径 ——庄肃伟作品《故园秋色》赏析 任重道远厚积薄发 ——李忠恩作品《沂山秋韵》赏析 拙朴厚重大气内美 一一张美忠作品《秋到沂蒙》赏析 情景交融静穆苍茫 ——李长庆油画作品《蒙山雪》赏析 工写之问灵动蕴藉 ——王玉山作品《晴雨》赏析 沂蒙山脉多奇崮 ——解植军作品《留云崮》赏析 在寂寞中前行 ——陈伟虹作品《沂河清韵》赏析第九章 沂蒙画派创始人、相关人物及主力画家 第一节 沂蒙画派创始人——何乃磊 第二节 沂蒙画派相关人物 第三节 沂蒙画派主力画家第十章 名家述评沂蒙画派 诱人的梅 ——走进何乃磊的画许麟庐 田园情韵扑面来 ——何乃磊作品赏读丁雪峰 为沂蒙画派点赞 于钦彦 以宗教般的虔诚表现沂蒙 王界山 加强修养追求本真毛同恺 沂蒙画派让人想家庄乾坤 “沂蒙风情”何乃磊国画展及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第十一章 沂蒙画派大事记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沂蒙画派概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25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