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举头三尺有神明:漫步乡野庙会

封面

作者:岳永逸

页数:272页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329557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跟随青年民俗学家岳永逸的脚步,漫步在中国城乡庙会的田野,且行且
思考吧。你将发现在那草根般顽强生息的乡土宗教里,内在着“行好”为善
的逻辑,浸透着民众生活的智慧,也寄托着无数对幸福人生的祈念心思。这
可能是寻根之旅,也可能是解惑之行,更可能是读者内心不断自我发现并与
作者形成共鸣的探险之程。
——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教授 周星

这里是一个田野达人的两张面孔。
一张是人文的,他带着神秘的微笑引导去你朝圣、赶会、行好,给你讲
带体温的生命故事。另一张是学术的,他用一个个乡土传奇告诉你,什么是
马塞尔·莫斯所言的“整体的社会事实”,如何理解杜赞奇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
所编织出的“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如何解释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言的“解释的解释”。
——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 王晓葵

四川籍民俗学者岳永逸多年来在多地考察庙会,如今把理论研究之余的
边角材料——访谈对象的人生、采访花絮、自身感想、不经意的发现,以及
丰富的图片呈现给读者。这些来自田野的大量鲜活“食材”难以打包进那中规
中矩的学术大餐中,无由被供奉在理论殿堂的圣台之上。然而,它们最鲜、
最滋养。这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川菜“夫妻肺片”——边角余料的精心搭配,跟随青年民俗学家岳永逸的脚步,漫步在中国城乡庙会的田野,且行且
思考吧。你将发现在那草根般顽强生息的乡土宗教里,内在着“行好”为善
的逻辑,浸透着民众生活的智慧,也寄托着无数对幸福人生的祈念心思。这
可能是寻根之旅,也可能是解惑之行,更可能是读者内心不断自我发现并与
作者形成共鸣的探险之程。
——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教授 周星

这里是一个田野达人的两张面孔。
一张是人文的,他带着神秘的微笑引导去你朝圣、赶会、行好,给你讲
带体温的生命故事。另一张是学术的,他用一个个乡土传奇告诉你,什么是
马塞尔·莫斯所言的“整体的社会事实”,如何理解杜赞奇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
所编织出的“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如何解释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言的“解释的解释”。
——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 王晓葵

四川籍民俗学者岳永逸多年来在多地考察庙会,如今把理论研究之余的
边角材料——访谈对象的人生、采访花絮、自身感想、不经意的发现,以及
丰富的图片呈现给读者。这些来自田野的大量鲜活“食材”难以打包进那中规
中矩的学术大餐中,无由被供奉在理论殿堂的圣台之上。然而,它们最鲜、
最滋养。这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川菜“夫妻肺片”——边角余料的精心搭配,
竞成一道名菜。
——社科学术译者 吴秀杰

作者简介

岳永逸,四川剑阁人、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生活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出版专著有:《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忧郁的民俗学》《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人生仪礼:中国人的一生》等。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九、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艺术著作奖,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理论奖,北京市第十二届、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种奖项,所出版的专著多次进入重要书评媒体的年度好书书单。

本书特色

《举头三尺有神明(漫步乡野庙会)》作者岳永逸把自己在乡野庙会现场的见闻、所思、所感写下来,或者能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打量活态且生机盎然的乡野庙会,而不仅仅是给乡野庙会贴上“迷信”与“愚昧”,或“民间文化”“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何一类标签。同时,作者也试图为全面认知中国乡土社会的宗教提供些许鲜活的资料。 跟随青年民俗学家岳永逸的脚步,漫步在中国城乡庙会的田野,且行且思考吧。你将发现在那草根般顽强生息的乡土宗教里,内在着“行好”为善的逻辑,浸透着民众生活的智慧,也寄托着无数对幸福人生的祈念心思。这可能是寻根之旅,也可能是解惑之行,更可能是读者内心不断自我发现并与作者形成共鸣的探险之程。
——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教授周星
这里是一个田野达人的两张面孔。
一张是人文的,他带着神秘的微笑引导去你朝圣、赶会、行好,给你讲带体温的生命故事。另一张是学术的,他用一个个乡土传奇告诉你,什么是马塞尔·莫斯所言的“整体的社会事实”,如何理解杜赞奇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所编织出的“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如何解释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言的“解释的解释”。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王晓葵
四川籍民俗学者岳永逸多年来在多地考察庙会,如今把理论研究之余的边角材料——访谈对象的人生、采访花絮、自身感想、不经意的发现,以及丰富的图片呈现给读者。这些来自田野的大量鲜活“食材”难以打包进那中规中矩的学术大餐中,无由被供奉在理论殿堂的圣台之上。然而,它们最新鲜、最滋养。这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川菜“夫妻肺片”——边角余料的精心搭配,竟成一道名菜。
——社科学术译者吴秀杰

目录

自序:禁不绝
1 一知半解
剑阁
家乡小庙
不语怪力乱神的父亲
七曲山大庙
脱“农皮”
灵验文昌
东山寺的善事
2 循环再生的龙牌会
显赫的龙牌会
“行好”的会头
口述的龙牌会
逐渐“长大”的龙牌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想象力与瞎想
广播稿中的龙牌会
念佛的与照相的
喇叭与传说
3 京郊“朝圣”与梨区漫步
十里不同“村”
妙峰山“朝圣”
梨的生产技艺
梨区景观
好梨与坏梨
神、人共处的家
日常生活
村庙与教堂
4 茶棚会:流变的庙
妙峰山的茶棚与会档
老辫家的外来人
苍山皇姑
朝山会
艳妃圣母
我们村东
5 内卷化的铁佛寺庙会
吕荡庙边的代哭
“鬼子”进村了
让都传说
不纯净的九龙口
顽强的铁佛寺庙会
庙会“主人”的家世
茶棚会的经济一政治学
灵验的“香火”
响棚与游棚
“野台子戏”与庙市
找乐的闲人
6 刘秀走国与娘娘庙会
亲切的大队
娘娘庙址
裙带系瓦罐
腾云致雨水泗娘
老祖宗村姑贾亚茹
庙会的正日子
娘娘庙会上的会启
庙戏、歌舞与焰火
无心插柳
7 峰多障目
惠老爹与范大娘
段大娘的存根
在家坛举办的女娲老祖会
家与庙之间的“黑洞”
8 水浮天
会唱歌的墙
这样举办的庙会好
亢奋的马桶墙
砌成墙的瓶子一定要唱歌?
附录
1 桑峪行记(2007年4月7日一10日)
2 苍岩山日志(2010年4月10日一18日)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举头三尺有神明:漫步乡野庙会》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2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