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公仆本色-陕北老红军黄静波传

封面

作者:郭兆文,黄少南,高建鹰著

页数:29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101945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公仆本色:陕北老红军黄静波传》记述了陕北老红军黄静波同志不平凡的光辉岁月。黄静波,1919年出生,陕西绥德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第一最。历任团陕北特委儿童部部长、少共陕甘省委宣传部长等职,此后在绥德、米脂、清涧等县担任县委书记、县长等职,受到了毛泽东的亲笔题词嘉奖;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在抓粮食、促生产方面贡献卓越,一度担任西北野战军后勤供给部部长、第1野战军后勤部政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先后在吉林、广东和青海等省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他坚决拥护并积极践行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特别是在青海担任领导职务期间,面对青海自然条件恶劣和环境艰苦的实际,抱着尽快改变青海落后面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上,为青海省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静波用一生的努力践行了入党的铮铮誓言,用自己以民为天、清廉为政的品德高扬了人民公仆的本色。

本书特色

黄静波同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深受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党性观念强,坚决执行党的决议,践行党的宗旨,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他识大体,顾大局,主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他清正廉洁,严于律己,谦虚谨慎;他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待人诚恳;他作风民主,团结同志,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黄静波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郭兆文、黄少南、高建鹰著的《公仆本色–陕北老红军黄静波传》记述了陕北老红军黄静波同志不平凡的光辉岁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年轻延安革命圣地古老周秦民族摇篮
清涧石板瓦窑堡炭米脂婆姨绥德的汉

第二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自古绥德出硬汉
西北星星之火是这样燎原的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少共宣传部长入中央党校学习

第三章 七品为民官官小业大英勇抗顽敌敌败我胜
19岁的绥德、米脂县委书记和米脂李鼎铭为友
民主县长大生产
陕甘宁22个劳模,毛泽东为之写奖状
陕甘宁边区粮食局长心中“军以食为天”

第四章 未冕将军征战大西北后勤政委驰骋戈壁滩
28岁的野战军供给部长
未到而立之年就任第一野战军后勤部政委

第五章 一战成功靠粮草百业待兴靠粮官
名副其实的粮草官
三年困难时期“饿梦”中的温饱
在河南七里营社教队里

第六章 能上能下副省长当了副矿长
抚顺西露天矿的好矿长
伤痕十年不自伤

第七章 改革先锋随习仲勋走进广东
随习仲勋走进广东省政府
一场被误解的“大赦”
活力省长和活力广东
让冤案浮出水面
……

第八章 青藏高原的呼唤老将最后的追求
第九章 “位”退心不退老将立新功

后记

节选

  《公仆本色:陕北老红军黄静波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个骄矜自傲的封闭大国忽然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局面,华夏民族近现代苦难的历程开始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1921年,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三年后,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合作历时三年,被称作“大革命”。  在四一二政变后的血雨腥风之中,共产党人经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走上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进一步认识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1928年,他们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接连击破国民党军队的三次“会剿”。1933年,蒋介石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进剿”和“围剿”。由于毛泽东被剥夺了军事领导权,在博古、李德等领导下,党内“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陕北地区由于是历代王朝攻防争夺的重要战场,人民大量外逃求生,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水土流失,沟壑纵横,十年九旱;大小军阀混战,土匪横行,苛捐杂税繁多,民不聊生。  这样的土地,正是翻身求变的革命火种燃起的地方。就在黄静波出生的那一年,五四运动爆发了。  当时的北京是散播革命火种的大本营。李大钊、陈独秀、张申府、邓中夏等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围在他们身边。  这时,陕西籍北京学生形成了以刘天章、杨钟健、魏野畴、李子洲为首的进步团体——共进社,出版《共进》半月刊。  魏野畴是陕西兴平县人,和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同岁。1917年在北师大读书,1923年由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与李子洲创办《秦声》杂志。  在此之前,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杜斌丞回到陕北创办榆林中学。  杜斌丞是蔡元培式的开明教育家,他广纳人才,思想开明,兼收并蓄,为陕西的教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魏野畴1921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杜斌丞把他请到榆林中学,魏野畴在课堂上讲《共产党宣言》《社会进化史》《社会主义论》,学生当中有刘志丹、谢子长、唐澍、高岗等。魏野畴是陕西播种共产主义火种第一人,不久被反动当局撵走,魏到西安出任党的陕西军委书记后,在安徽阜阳为组织武装起义而牺牲。魏野畴被撵走后,杜斌丞又请来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的绥德人李子洲。  李子洲是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也是刘志丹、谢子长、唐澍、高岗的革命引路人。  陕西最早的共产主义传火者是魏野畴、刘天章、李子洲、杨明轩、宣侠父、呼延震东、刘含初、郝梦九、南汉宸、耿炳光、陈延年、王一飞、张耀、黄午万、雷晋笙、吴化之、张性初等人。后来李子洲介绍谢子长认识了李大钊、陈独秀,并由李、陈介绍入党。  可以说,陕西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火种是由李大钊、陈独秀在北京的大学点燃,最后烧到陕西的。  在这些先驱中,魏野畴、李子洲功不可没,是他们培养和引导了谢子长、刘志丹、唐澍、高岗、习仲勋以及李象九、许权中、闫揆要、马明方、潘自力、张达志、贺晋年、张邦英、王世泰、阎红彦、白明善等人走上革命道路。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公仆本色-陕北老红军黄静波传》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2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