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核心技能丛书观色 观行 观心洞察他人心理第3版

封面

作者:黄大钊,曹瑞芳著

页数:139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68132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眼下识人有点难,难在人们的“口是心非”。如何了解他人内心真实所想,怎样才能尽早认清一个人?古人曾为我们支招:“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可眼下竞争激烈,瞬息万变。在人际交往中,长久相处的少,短暂交往的多,容不得我们文火慢煨地去品味他人。
怎么办?关键是拥有一双“慧眼”。
古人云:“心者,行之端,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自知。”
科学研究证明,在人际交往中,无声语言信息,即“身体语言”信息要比有声语信息的内涵多5倍。当两者自相矛盾时,凭身体语言传递的信息来判断很为准确。
古人和现代科学研究都在提醒我们,人们的真实意图常浮现于举手投足之间,常暗藏在神态服饰之之中。一旦你拥有了读懂他人身体语言的本领,心机再玄乎,城府再高深的人,在你面前也难以有效掩饰其全部的心迹。
《观色 观行 观心:洞察他人心理(第3版)》旨在引导人们通过感知他人动作、体态、服饰、目光等“身体语言”暗藏的玄机,达到洞察他人内心之目的。阅读《观色 观行 观心:洞察他人心理(第3版)》,既可防止上当受骗,又可避免误解他人,还能准确领悟他人意图,走进他人内心。事业上会助你一臂之力;商海中会助你一路顺风、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你受益无穷。

作者简介

黄大钊,北京大钊培训中心校长,心理学硕士。靠前当众讲话、人际沟通谢练课程创办者,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核心技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核心技能“与人交流”资格证书教材主编,曾任北京钢笔书法学校副校长,北京口才与交际艺术学校副校长。主讲课程:即兴发言方法与技巧、高效汇报方法与技巧、述职答辩方法与技巧、高效会议主持方法与技巧;中层领导的四项修炼,团队沟通训练、商务礼仪训练、培训师训练等。
曹瑞芳,北京大钊培训中心主任,经济法学硕士;靠前有名人际沟通训练专家,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核心技能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核心技能“与人交流”资格证书教材编委,“大钊训练”品牌创办者之一,曾任靠前贸易部技术开发中心办公室主任,中英资格证书考试办公室公关部长。主讲课程:客户沟通训练、人际沟通训练、当众讲话训练、排忧减压训练、婚姻经营及危机处理训练等。

目录

章 察行观止——一眼看透“人心”
一 “吃相”暴露本性
二 “身体语言”会话
三 看透人心不是“梦”
第二章 肢体语言——举手投足的“玄机”
一 “头部动作”暗传的心迹
二 “手掌和手臂”流露的欲望
三 “手与脸部动作”掩盖的秘密
四 “拧毛巾”暗含的变爱态度
五 “收放车票”折射的性格偏向
六 “拿电话姿势”显露的性格偏向
七 “吸烟”姿势展露的男士性情
八 “习惯动作”泄露的真面目
九 “心机密码”的破译
第三章 体态语言——世态百相的“暗语”
一 “头部姿势”显示的态度变化
二 “尖塔型”手势显现的心理优势
三 “交叉型”手势酝酿的内心情绪
四 “双臂交叉”暗藏的心灵地带
五 “叠腿姿势”泄露的秘密
六 “脚尖”指出的真实心迹
七 “听众体态”折射出的心态
八 “体态语言”的修饰与伪装
第四章 目光语言——透视人心的“秘径”
一 “瞳孔”透出的诡秘
二 “注视时间”里的隐秘
三 “注视部位”中的心态
四 “眼球位置”外的玄妙
五 控制对方目光的方法
第五章 服饰语言——装扮背后的“秘密”
一 “着装”透出的个性和品位
二 “皮鞋”承载的个人秉性
三 “饰物”悬挂出的深层欲望
四 “随身包”藏匿的处世形迹
五 “眼镜”载出的性情特征
六 “腰带”束扎出的价值取向
第六章 空间语言——破解心灵的“密码”
一 勿闯他人的“秘密花园”
二 慎入他人的“私人空间”
三 “私人空间”的灵活使用
四 “空间语言”潜伏的人文背景
五 “座次位置”反映出的心理距离
六 “空间选择”揭示出的隐秘本性
第七章 雾里看花——“慧眼”识人的决窍
一 怎样使用一双“慧眼”
二 如何拥有一双“慧眼”

节选

    一、“吃相”暴露本性从前,一个人去饭馆吃饭,酒足饭饱之后摸了摸口袋,口袋空空如洗,猛然想起临走时忘了带钱,便对店家说:“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店家连声说:“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送客出门。这整个过程被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看在了眼里。第二天,这人进店要了酒菜,狂吃一顿后,也学着昨天那人的样子摸了摸口袋,对店家说:“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话音未落,谁知店家两眼一瞪,死活不让他走。此人质问店家:“他人赊账可以,我为什么不能?”店家说:“他人吃菜,筷子在桌边找齐;喝酒,一盅盅筛,斯斯文文。吃罢掏出丝绢揩嘴。一看便知是有德行之人,岂能赖我几个酒钱!你呢?吃菜,筷子往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一只脚踏上条凳,抓起酒壶,伸长脖子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衣袖揩嘴。一看你这举止,分明是居无定室,食无完餐之人……”
    一席话,说得此人哑口无言,只得脱下外衣作抵押,狼狈而去……这则故事中,店家说的一番话,针对的就是“身体语言”。这充分说明了人的肢体动作和体态特征承载着丰富的无声语言信息。身体语言是人类最初的有效交流工具。这一点,我们人类的文明进化早已证实。有声语言则是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群居后的产物。大家都知道,电影是从无声电影开始的。早年的查理·卓别林及许多无声片的演员都是身体语言应用的先驱者。在电影的有声语言技术没解决之前,观众都是凭演员的手势和其他各种非语言动作来理解故事情节和影片内容的。如果说无声电影的出现,是当时科学技术局限的产物,不如说是人类沟通本能的一次自然回归。当时,演员的优劣之分,都是凭他们是否能有效地运用手势和其他各种非语言动作来评判。有声电影出现后,非语言动作渐渐不被重视,许多无声电影演员也逐渐被具有良好语言技巧的演员所淘汰,无声电影从此一去不复返。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也体现了这一点,自从有声语言出现后,人们逐渐地淘汰了身体语言的交流,有声语言在一天天丰富,身体语言却在一天天弱化。尽管身体语言(无声语言)交流职能最终被有声语言所代替,但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它并没有从人们的潜意识中完全消失,人们不自觉地都还在借用它的交流功能。我国的许多成语就是对身体语言的真实记录,譬如:手舞足蹈、卑躬屈膝、趾高气扬、垂头丧气、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正襟危坐、暗送秋波、眉来眼去、挤眉弄眼等等。在身体语言的研究和探索方面,十几世纪以前最具影响力的著述,是查尔士·达尔文于1872年出版的《人与动物情绪的表达》一书。这本书开始了人类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研究。书中的诸多观点,一直被后来的研究学者们所肯定,更有价值的是它记录了近万种无声语言信息,为后世身体语言的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艾伦特·莫拉宝博士是继查尔士·达尔文之后的又一位身体语言方面的研究专家。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亲身观察和体验,他发现,人们之间每一次交流信息的传递,是由7%的语言(有声语言),38%的声音(包括语音、语调等),再加上55名的身体语言(无声语言)共同完成的。
    伯成泰尔教授也是一位身体语言方面的研究专家,根据其平时大量的研究和观察,他指出,一般人,平均一天实际上也就说20分钟左右的话,平均每句话为2.5秒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纯语言部分只占了不到35%,而身体语言部分却占到了65%以上。身体语言沟通方面的研究,虽说经过了近百年的探索,其成果也只是某些人类社会科学家、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课题。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里亚斯·法斯特教授出版了一本关于身体语言(手势、姿态、眼神等)方面的书,人们才开始关注身体语言在日常交往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世纪之交,身体语言沟通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潮。西方国家有关这方面的著述不断出现。人类社会科学家发现,无论哪一种文化背景,语言和动作的感应都是相关连的,只要我们肯用第一习,观察人体语言的含义,对走近他人、了解他人以及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默契,都会有着积极的意义。遗憾的是,直到今天,大多数人仍然忽视身体语言的存在,更有甚者忽视身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在一些重要社交场合,面对口是心非之人,因忽略他人体态语言所透露出的一些真实信息,以致蒙受重大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
    本书不想过多地探讨身体语言的渊源、民族心理基础以及演变过程,而是重点放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常常表现出的一些无声的身体语言信息,诠释它一般带给人们的含义以及引导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一举一动,能够阅读他人内心世界,增加彼此问的互相了解,促进友谊,避免人际关系的紧张或者上当受骗。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核心技能丛书观色 观行 观心洞察他人心理第3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2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