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殿昆
页数:397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41907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奉献给读者的《中国商贸流通业制度变革与持续发展》,是我在30多年流通经济研究和教学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认真撰写和反复修改形成的学术著作。 1970年,我从北京经济学院物资管理系毕业,被分配到成都储运公司曙光仓库,从事基建材料采购员、仓库保管员和劳资员工作。1980年6月,我参加了中国社科院暨各省社科院联合招收研究人员考试。1981年初,被正式录用到四川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工作。当时,四川工业企业扩权改革全国瞩目,因而工业经济研究热,流通经济研究冷,我报考的是工业经济专业,却被分配研究流通经济,到财贸经济研究室工作。研究所领导见我想不通,找我谈话,强调流通经济研究的重要性并且指出,从大学所学专业和工作经历看,新招收的研究人员中,我适合该项工作。于是,我接受劝告,开始了流通经济研究及教学的工作历程。 1983年,四川省社科院扩充研究所和科研人员,把经济片的4个研究室升格为研究所,我工作的研究室升格为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郑青老师指导我,一面狠补流通经济学理论知识,一面深入实际部门调查,研究物资和商业部门的体制改革。我们合作在《财贸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问题探索》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1983-1985年,著名经济学家、副院长林凌老师率领四川省社科院工作小组,参加中央在重庆进行的城市综合体制改革试点,我参加了流通体制改革方案的制定。其间,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与吴园宏、何克合作,执笔撰写了《论批发贸易中心》,发表于《经济研究》1984年第7期。1986年10月、1988年10月和1991年6月,四川省社科院与国务院发展中心和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联合,先后在成都和绵阳举办了三届主题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理论讨论会,我都以副秘书长身份,参加了会务组织工作。会后编辑出版了论文集,推进了市场体系理论研究。我也撰写了多篇推进市场体系建设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全国重要刊物上。进入四川省社科院工作后,我1983年任助理研究员,1987年晋升副研究员,1992年晋升研究员。
作者简介
周殿昆,1944年3月生,四川省荥经县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1980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招考研究人员考试,被录取到四川省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研究员。1997年调入西南财经大学,曾任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二级研究员、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被评选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聘任为省委省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和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和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商贸流通经济学、企业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管理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参加了多项国家和省级重点课题研究。独著和合著学术著作8部。在《经济研究》《财贸经济》《改革》《经济学家》《经济体制改革》和《消费经济》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得中国社科院设立的“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首届优秀论文奖、四川省政府设立并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写作背景和动因
1.2 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1.3 本书的篇章结构和内容梗概
1.4 重要学术观点及对策建议
第2章 中国商贸流通业制度演进历程及其经验与教训
2.1 商贸流通业制度演进历程概述
2.2 改革开放前30年商贸流通业制度变迁历程述评
2.3 改革开放后30年商贸流通业制度变革历程述评
2.4 商贸流通业制度变革的成效和缺陷
2.5 中国经济体制变迁与变革的经验和教训
第二部分 构造能促使商贸流通业持续发展的牵引力和经济社会环境
第3章 构造能牵引商贸流通业可持续发展的消费需求动力
3.1 “资源环境供给紧约束”被忽视的历史原因
3.2 治理资源环境危机:世界共同的难题和责任
3.3 “健康一集约型”国家消费模式:中国“资源环境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3.4 治理违规公务消费,重树节俭风尚
3.5 促进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沿“健康一集约型”路径持续增长
第4章 构建能使商贸流通业充满活力的现代产权制度
4.1 现代产权制度概述
4.2 现代产权制度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4.3 中国现行产权制度的差距与缺陷
4.4 构建现代产权制度的路径与措施
第5章 构建能严格抑制失信交易行为发生的诚信社会环境
5.1 社会信用概述
5.2 诚信社会环境:商贸流通业实现集约化运营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5.3 诚信缺失类型及其危害和成因
5.4 中国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进展、成效和不足
5.5 构建诚信社会环境的目标、路径和措施
第6章 构建能支撑商贸流通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
6.1 西方宏观调控理论及中国政府的借鉴和运用
6.2 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
6.3 治理制假售假提高有效供给率
6.4 严格规制强势方构造公平交易市场环境
……
第三部分 变革创新,推动商贸流通业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 优化区际贸易与提升商贸流通业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