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弗吉尼亚·伍尔芙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封面

作者:崔海妍著

页数:283页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2151130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芙与20世纪中国文学(2017年辑)/河南社会科学文库》对20世纪初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与中国20世纪文学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伍尔夫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影响过程,总结伍尔夫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贡献,阐明伍尔夫在中国被接受及至变异的原因,弥补国内对伍尔夫研究的不足。同时,《弗吉尼亚·伍尔芙与20世纪中国文学(2017年辑)/河南社会科学文库》也指出中国在吸收伍尔夫文学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跨文化文学交流。

作者简介

崔海妍,文学博士,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主持河南省2014年软科学项目“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研究”,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研究项目、省级社科规划项目等。

目录

绪论
一、伍尔芙:艺术与精神的探索者
二、伍尔芙与世界文化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中国对伍尔芙的译介
第一节 接受语境
第二节 伍尔芙在中国的译介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对伍尔芙的研究
第一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伍尔芙研究
第二节 新时期伍尔芙研究
小结

第三章 伍尔芙与中国文学批评、创作
第一节 伍尔芙在中国文学批评界的影
第二节 伍尔芙与中国现代作家
第三节 伍尔芙与中国当代作家
第四节 伍尔芙与中国台湾作家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弗吉尼亚·伍尔芙与20世纪中国文学(2017年辑)/河南社会科学文库》:  (二)台湾伍尔芙译介状况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由于美国的援助,台湾地区的经济逐渐从农业转向工商业,“在台湾知识分子的眼中,成为现代社会的现代文学,以区别旧社会的旧文学。也就是说,现代化与现代主义变成是同样具有同一方向的进步意义的代名词……五十、六十年代的台湾现代主义作家……他们接受现代主义就正如当初台湾的民众接受西方的现代化产品那么容易,经济要现代化,生活要现代化,文学也要现代化,所以你就要象征,要超现实,要自动写作,要意识流,如此等等”①。这一时期的一些新文人在文学创新的呼声下,为台湾地区译介了大量的西方现代文学作品,存在主义、弗洛伊德思想等西方现代哲学和文化思潮陆续涌进台湾。1956年9月,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夏济安创办《文学杂志》,提出了“反映时代,描写真实”的文艺路线,并介绍了大量的外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作品。  1960年3月5日,台湾大学外文系学生、南北社的成员白先勇和欧阳子、陈若曦等人创办刊物《现代文学》。《现代文学》发刊词写道:“我们打算有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近代艺术学派和潮流、批评和思想,并尽可能选择其代表作品,我们如此做并不表示我们对外国艺术的偏爱,仅为依据‘他山之石’之进步原则……”“我们感于旧有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不足于表现我们作为现代人的艺术情感。所以,我们决定试验,摸索和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我们尊重传统,但我们不必模仿传统或激烈地废除传统,不过为了需要,我们可以做一些‘破坏的建设工作”’②。《现代文学》介绍了诸如卡夫卡、乔伊斯、伍尔芙、亨利·詹姆斯、劳伦斯、福克纳等西方现代作家及其作品。1960年《现代文学》第2期“吴尔芙专辑”,简介了伍尔芙,翻译了伍尔芙的《班耐先生与布朗太太》《鬼屋》《新装》《果园里》《伦敦植物园》五篇作品,还刊登了罗伯特·皮尔( Robert Peel) 的《吴尔芙》(Virginia Wool、威廉·特洛伊(William Troy)《吴尔芙夫人:感觉派小说》(The Novel of Sensibility)两篇国外伍尔芙研究论文。可以看出台湾最初译介伍尔芙是将其作为文学改革者来看待,注重她的写作风格和意识流创作方法。由此,伍尔芙的文学艺术对台湾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何欣指出《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在介绍西方文艺理论、批评与重要作家方面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对于我国的作家有重大影响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西方文艺理论与技巧为年轻一代的作家所实践。他们又影响了以前从未接触过西方文学的作家,也影响了以后的杂志。如《纯文学》《幼狮文艺》等刊物发展的路向。然而也就在这个时期,西方的文学理论家和作家,被‘不加选择地’介绍来,又被读者‘不加选择地’甚至是‘曲解地’接受。在创作上,他们应该接受前一代的影响,但他们看不到前一代的作品,在习作模仿期他们从西方文学中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①。  1973年张秀亚翻译的《自己的屋子》由台北纯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由伍尔芙在剑桥大学纽翰和格顿两个学院以《妇女与小说》为题的演讲拼结而成,20世纪60年代末女性主义运动兴起后成为女性主义经典,影响深远。在世界女性主义蓬勃发展时期,张秀亚翻译《自己的屋子》,也可算是顺应时代潮流。  1974年志文出版社出版、史特拉屈等著、林衡哲编译的《传记文学精选集:短篇伟人传记》收有佛斯特撰写的《意识流小说的先驱——维琴妮亚·吴尔芙》。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弗吉尼亚·伍尔芙与20世纪中国文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20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