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研究

封面

作者:刘洪愧

页数:120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235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13年9月挂牌成立的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及2015年4月挂牌成立的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中国(天津)自贸试验区、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这四个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开放创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结合当前国内外实践阐述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并总结四个自贸试验区在金融开放创新领域举措和成效,最终对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不足、相应的约束因素以及突破约束的办法进行讨论。本书跳出现有的固定思维,吸取世界各国经验教训,总体思路稳中求进,不失为自贸试验区的相关研究中的较为创新之笔。

作者简介

刘洪愧,1987年10月,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是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等。

本书特色

本书对2013年9月挂牌成立的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及2015年4月挂牌成立的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中国(天津)自贸试验区、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这四个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开放创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结合当前国内外实践阐述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并总结四个自贸试验区在金融开放创新领域举措和成效,最终对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不足、相应的约束因素以及突破约束的办法进行讨论。本书跳出现有的固定思维,吸取世界各国经验教训,总体思路稳中求进,不失为自贸试验区的相关研究中的较为创新之笔。

目录

第一章 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和要求
二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三 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金融支持
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
第二章 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举措和成效
一 出台一系列框架性政策举措及若干细则,基本形成金融开放创新的制度体系
二 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助推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
三 便利金融机构落地运营,金融机构进一步集聚
四 联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基本建立面向全球的金融交易平台体系
五 积累利率市场化经验
六 扩大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激发金融市场活力
七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实体经济
八 多项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或者全国
九 对接国家战略,为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提供金融支持
十 监管制度、监管流程和金融机构“先行先试”实践
第三章 广东、天津和福建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举措和成效
一 广东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举措和成效
二 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举措和成效
三 福建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举措和成效
第四章 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不足
一 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有限
二 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进展缓慢
三 金融服务业开放度有限
四 政策的落实滞后于政策的推出
五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展缓慢
第五章 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的约束因素
一 缺乏国内外的硬性约束条件,且风险大、收益不确定
二 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尚不能适应金融开放创新的要求
三 金融相关法律体系的空白或滞后
四 美联储加息周期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导致中国金融开放创新缺乏恰当时机
五 金融部门国际竞争力不强
六 心理上的防范意识非常强烈
第六章 如何突破现有约束因素
一 跳出固有观念
二 处理好几大关系
三 夯实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基础
四 进一步增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五 充分借鉴国际经验
六 缩小自贸区内和境内区外的金融发展差距
七 加强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及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
第七章 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具体试点经验最新进展
一 放宽分行以下机构及高管准入,实行事后报告制
二 融资租赁公司收取外币租金
三 金融机构和企业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募集资金回流
四 企业境外母公司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五 银行发放境外人民币贷款
六 创新租赁飞机联动监管机制
七 其他金融开放创新举措简介
八 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1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