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耦合研究

封面

作者:王薇

页数:334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238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时期,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变化状态、趋势、影响因素以及三者统一的实现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演绎的方法对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形成机制和实现条件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耦合理论视角构建三者耦合的分析框架。基于此,采用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和耦合测度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指数及其耦合性进行定量测度,对不同阶段的特征以及三者耦合度的变化趋势作出分析和解释。并结合现阶段三者耦合制约因素发生的新变化,提出实现三者耦合统一的机制、路径和政策。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关系的动态变化特征表现为从低发展度下的“低水平耦合”经历“虚假耦合”状态跃迁至高发展度下的“系统相悖”状态。三者的耦合状态是制度、要素及技术等多维复合因素非线性叠加的结果。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相耦合,必须从创新驱动、人力资本积累、结构转化、福利分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多角度的机制入手,推动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动力及经济结构的多维转型。

作者简介

王薇,女,1987年10月生,陕西西安人。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质量。近年在《改革》、《人文杂志》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全文转载,同时被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4项,参与编写《经济增长理论史》、《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14)》、《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15)》等多部著作。

本书特色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时期,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变化状态、趋势、影响因素以及三者统一的实现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演绎的方法对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形成机制和实现条件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耦合理论视角构建三者耦合的分析框架。基于此,采用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和耦合测度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指数及其耦合性进行定量测度,对不同阶段的特征以及三者耦合度的变化趋势作出分析和解释。并结合现阶段三者耦合制约因素发生的新变化,提出实现三者耦合统一的机制、路径和政策。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关系的动态变化特征表现为从低发展度下的“低水平耦合”经历“虚假耦合”状态跃迁至高发展度下的“系统相悖”状态。三者的耦合状态是制度、要素及技术等多维复合因素非线性叠加的结果。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相耦合,必须从创新驱动、人力资本积累、结构转化、福利分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多角度的机制入手,推动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动力及经济结构的多维转型。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文献述评
第一节 关于经济增长数量研究的文献述评
一 国外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二 国内经济增长数量的研究
三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第二节 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的文献述评
一 国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
二 国内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
三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三节 关于经济增长效益研究的文献述评
一 国外对经济增长效益的研究
二 国内对经济增长效益的研究
三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四节 关于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关系研究的文献述评
一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关系的理论研究
二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关系的实践研究
三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五节 对现有研究的总体评价及本书的研究思路
第三章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理论阐述
第一节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理论解释
一 经济增长数量的形成机制及实现条件
二 经济增长质量的形成机制及实现条件
三 经济增长效益的形成机制及实现条件
第二节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关系阐释
一 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二 经济增长数量和效益的关系
三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四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第四章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的逻辑分析框架
第一节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分析框架的构建思路
一 耦合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二 系统耦合在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关系研究中的合理性分析
三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关系的确立
第二节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的一般规律
一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的表现形式
二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的基本特征
三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耦合演进机制
第三节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的逻辑机理
一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相耦合的目标
二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的影响因素
三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相耦合的动因
四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耦合机理
第五章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的演进轨迹
一 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动趋势
二 经济总量的变动趋势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演进轨迹
一 经济效率维度的演进
二 经济结构维度的演进
三 经济运行维度的演进
四 经济潜力维度的演进
第三节 中国经济增长效益的演进轨迹
一 经济效益维度的演进
二 社会效益维度的演进
三 生态效益维度的演进
第四节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历程的初步判断
第六章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耦合评价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指数的测度
一 经济增长数量指数测度
二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评价指标的构建
三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指数的测度方法
四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指数的测度结果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耦合测度模型
一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耦合度测算方法
二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耦合度测算结果
三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耦合效应分析
四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的阶段性规律与理论解释
第三节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的国际比较
一 各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指数测度
二 各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度测度及比较分析
三 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的国际比较对中国的启示
第七章 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的机制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制约因素的新变化
一 制度的扭曲性固化
二 要素成本全面上升
三 技术创新的机遇和障碍并存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相耦合的目标模式
第三节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的实现机制
一 创新驱动机制
二 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三 结构转化机制
四 福利分配机制
五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机制
第八章 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耦合的路径和政策
第一节 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相耦合的路径
一 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由赶超型战略向竞争型战略转型
二 经济体制转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体制转型
三 经济增长动力转型——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四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从成本外生化向成本内生化转型
五 经济结构转型——从多元化向高级化经济结构转型
第二节 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相耦合的政策取向
一 短期政策——放松需求抑制
二 长期政策——解除供给约束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耦合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1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