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伍国勇主编
页数:321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219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生态经济评论》主要关注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期主推的专题是“绿色经济与生态问题研究”,共有5篇论文构成,集中探讨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智慧对于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的价值。本组文章的作者分别来自于云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和在读学生。本期的第二组专题文章关注是“贫困与发展研究”,同样是由5篇论文构成,分别从项目制、妇女发展、家庭经济发展、智库建设等几个角度探讨了贫困与发展问题。本期的第三组专题论文是“新型城镇化研究”,由3篇文章组成,分别从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建设、法律保障、民族地区城镇化经验等角度探讨了新型城镇化。本期的第四组专题论文关注的是“农村社区研究”,由5篇论文构成,分别探讨了农村社区的内源发展、自然灾害救助与农村社区互动、少数民族社区内部的人群互动、农村社区研究综述和农村社区人口流动问题。本期的第五组专题论文关注的是“乡村旅游研究”,由4篇论文构成,分别探讨了特色乡村旅游规划、农业遗产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以及生态智慧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伍国勇,彝族,贵州织金人,贵州管理学院教授,西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武汉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贵州省农经学会理事。曾任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现任贵州大学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兼任管理学院副院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本书特色
《生态经济评论》主要关注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期主推的专题是“绿色经济与生态问题研究”,共有5篇论文构成,集中探讨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智慧对于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的价值。本组文章的作者分别来自于云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和在读学生。本期的第二组专题文章关注是“贫困与发展研究”,同样是由5篇论文构成,分别从项目制、妇女发展、家庭经济发展、智库建设等几个角度探讨了贫困与发展问题。本期的第三组专题论文是“新型城镇化研究”,由3篇文章组成,分别从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建设、法律保障、民族地区城镇化经验等角度探讨了新型城镇化。本期的第四组专题论文关注的是“农村社区研究”,由5篇论文构成,分别探讨了农村社区的内源发展、自然灾害救助与农村社区互动、少数民族社区内部的人群互动、农村社区研究综述和农村社区人口流动问题。本期的第五组专题论文关注的是“乡村旅游研究”,由4篇论文构成,分别探讨了特色乡村旅游规划、农业遗产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以及生态智慧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
目录
发达国家碳关税制度的实施障碍及发展趋势探讨
河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EKc存在性验证及
STIRPAT实证分析
构建与水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环境危机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
——基于滇西北藏区的民族志研究
文化对撞与空间争夺
——内蒙古H苏木蒙汉牧民之间的资源占有现象
解析
贫困与发展研究
贵州省农村地区生态扶贫的模式与存在问题研究
从促进妇女发展到妇女发展:一项发展主义的人类学
考察
扶贫、新自由主义与幸福
——黔东南H县两个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民族志案
例分析
农户视角下“公司+农户”合作关系研究
——对“温氏模式”的个案探讨
西南地区党校行政学院的智库建设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研究
体制转型与组织重构:新型城镇化畛域中的农垦社区治理
——以广西农垦区为例
贵州民族地区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可行性研究
——以玉屏侗族自治县双桥工业园区为例
新型城镇化法治建设研究
农村社区研究
内源性发展理论视角下集市村“自发展”研究
——以山东大村为例
云村震后重建的参与式行动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乡村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
“礼物”视角下苗族村寨交换活动研究
——以黎平县水口镇平善村为例
瑞丽市户育乡跨国婚姻问题浅析
乡村旅游研究
旅游开发与文化生态保护之辩
——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和郎德上寨的对比研究
“农家乐”向“乡村旅游”转变的内涵、标志和实现路径研究
——以贵州为例
农业文化遗产在旅游影响下的传统生态文化保护
——以元阳哈尼梯田为例
乡村旅游多功能发展的运作逻辑和地方性实践
——从多功能发展视角审视A地乡村旅游开发
基于生态哲学观视角下的安顺屯堡旅游发展研究

![经济思想史评论-[第七辑]-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7/20170405/B737873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