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光良
页数:237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60632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共有论文31篇,主要着眼于黄道婆文化专题研究。相关学者从黄道婆生平籍贯、黄道婆纺织技术的来源、黄道婆对我国古代棉纺业的贡献以及其文化精神在现当代的构建与传承等方面,对黄道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本书逻辑严谨,论据充分,结构较为清晰,语言通顺,引文资料翔实,凝聚了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阐述观点颇有见地。
作者简介
陈光良,男,海南三亚人。1951年6月生,1977年7月中山大学经济系毕业,分配到广东民族学院政治系任教。1992年9月-1993年7月厦门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学院教授、民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后任广东省疍民文化研究会会长。先后在《民族研究》《经济学动态》《广西民族研究》《农业考古》等期刊发表论文48篇,有23篇论文被CSSCI和CNKI全文收录;出版专著和合著4部,主持和合作承担的省厅级科研课题6项。
本书特色
崖州素有“二千年建置史,八朝郡县治所”之称,是三亚历史文化的根脉源头。“安宁久远”的宁远河,蓝色家园崖州湾,养育着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生生不息,滋养着民族传统文化,异彩纷呈,世代传承。南宋末年,著名纺织家黄道婆,辗转来到崖州地区,向黎族同胞和海南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元贞间(1295—1297年)又重返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市一带),改革创造一套先进的棉纺织机具,同时创新纺织品的花色品种,促使“松江布,名天下”,对上海乃至我国广大地区推广棉花种植、布衣百姓普遍受惠于棉纺织品生产消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为中国古代经济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黄道婆文化研究文集》共收录论文31篇,相关学者从黄道婆生平事迹、黄道婆的棉纺织技术来源、黄道婆对我国古代棉纺业的贡献,以及黄道婆文化精神文化在现当代的构建与传承等方面论证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历史贡献,阐述黄道婆文化精神的内涵、实质及传承的意义,再一次表明开发黄道婆文化历史资源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录
——关于黄道婆研究的一份背景资料
再谈黄道婆向谁学艺
——兼及学术研究与历史文化资源
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与我国海上丝绸之路
从黄道婆事迹论及黎族棉纺织业史
元代有关黄道婆文献的解读
——兼议黄道婆在崖州向谁学艺
黄道婆真诚、包容、创新的人文精神特质
崖州被乌泾被蓝印花布被
黄道婆的北归与元初海南
黄道婆与中国古代的棉纺织业
——兼论三亚市建立黄道婆纪念馆的必要性
黄道婆文化精神及其弘扬
从普通劳动妇女至荣登神榜的黄道婆
邻里之间,能者为师
——从传承黄道婆精神追溯中国早期的社区教育
古崖州是中国棉纺织技术的源头
关于建设黄道婆文化公园的构想
创建黄道婆纪念园的思考
黄母恩泽遍华夏
——近年来徐汇区传承弘扬黄道婆精神的做法
共生与共赢:黄道婆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路径
黄道婆研究之我见
黄道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技术的研究
龙被与黎族纺织史
——以“五龙出海图”龙被为例
黄道婆传播海南植棉织布文化技艺及其历史意义
关于黄道婆学习棉纺织技术的几个问题
崖州是黄道婆的大地母亲
南宋后期吉阳军城的一波发展
——兼论黄道婆的棉纺技术或有海外来源
黄道婆研究的若干问题再探讨
黄道婆迁徙崖州时寓居村落考
黄道婆文化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黄道婆乃崖州人氏
黄道婆籍贯刍议
黄道婆改革后的捍弹纺织之具与黎族原始捍弹纺织之具的比较
20世纪以来黄道婆研究综述
编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