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鑫才
页数:212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14022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基础篇和临床篇,基础篇介绍了内服膏方的常识,包括膏方制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临床篇详细介绍内服膏方在内、外、妇、儿等各科常见疾病方面的应用。全书资料丰富,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适合临床医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学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8种剂型之一。本书所讲述的膏方仅限于内服膏方。一般认为,膏方主要用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但是,近十多年来,膏方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发展极为迅速。可以说膏方不但能养生,更能治病。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健康服务业的充分重视,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潜力得以迅速释放,“膏方热”风靡全国各地。但由于以往将膏方作为专门科目的研究非常少,在各大中医药院校中也基本没有开设膏方课程,造成很多临床中医师对膏方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普通大众更是对膏方存在种种疑惑和误解。为此,我们组织多地同道一起编写本书,以期对膏方的科普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书分为基础篇和临床篇,基础篇简单介绍膏方的基础知识和膏方制作方法等;临床篇详细介绍膏方在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疾病的应用。为了顺应大众关注自身健康的潮流,方便人们更加容易读懂相关内容,我们在编写此书时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在疾病概述和临床表现特征方面的讲述尽量做到通俗化。并按照临床操作的实际情况编排内容,例如将肿瘤单列专章进行编写,并就临床治疗肿瘤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便于读者能从整体上把握各种肿瘤的膏方治疗策略,有效指导膏方的制订。虽在相关章节有便秘、支气管哮喘、反复感冒等内容,但儿童的生理病理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儿科疾病中也编入了这些常见疾病。 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所涉及的病证并不是全面覆盖,仅仅是纳入了一些常见或是编者较擅长的内容,所列膏方亦仅为示例,而不是死的教条,临床证候也多有兼夹,具体操作时还需灵活变通。作者在编写本书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中外文献,在此对所有的原作者表示感谢!感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金芬芳老师、江西中医药大学张光荣教授(主任中医师)在编写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本书适合医学生、中医爱好者及关注自身健康的人群阅读,对中医师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采取分头编著、交叉核对、文责自负的编写方式,虽编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稿件几经修改,但由于学识所限,时间较紧,书中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们殷切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改正。
作者简介
胡鑫才,男,中医博士。现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研究室副研究员、主治中医师。师从姚梅龄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刘平教授、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医诊治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病(慢乙肝、脂肪肝、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综合征及疑难发热等内科疑难杂病的研究。推崇针、药、灸结合提高临床疗效。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基础篇和临床篇,基础篇介绍了内服膏方的常识,包括膏方制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临床篇详细介绍内服膏方在内、外、妇、儿等各科常见疾病方面的应用。全书资料丰富,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适合临床医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节 膏方基础知识
一、膏方的种类
二、膏方的作用
三、膏方的配伍原则
第二节 膏方的制作与保存
一、膏方的组成
二、膏方的制作
三、膏方的保存
第三节 膏方的应用
一、膏方的适用对象
二、膏方的服用
三、膏方的服用禁忌
四、服用膏方可能出现的不良
反应及对策
临床篇
第一章 心脑血管类疾病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二节 高血压病
第三节 心律失常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第三节 反复感冒
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
第五节 间质性肺炎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第二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三节 胃溃疡
第四节 功能性便秘
第五节 溃疡性结肠炎
第六节 胃食管反流病
第七节 胃下垂
第八节 肠易激综合征
第九节 慢性胆囊炎
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慢性肾衰竭
第三节 尿路感染
第四节 泌尿系结石
第五节 痛风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节 白细胞减少症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三节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第四节 缺铁性贫血
第五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第六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
第七节 多发性骨髓瘤
第六章 妇女常见疾病
第一节 痛经
第二节 不孕症
第三节 更年期综合征
第四节 乳腺增生病
第五节 黄褐斑
第七章 儿科疾病
第一节 厌食
第二节 泄泻
第三节 便秘
第四节 小儿汗证
第五节 夜啼
第六节 遗尿
第七节 性早熟
第八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第九节 儿童哮喘缓解期
第十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
第八章 慢性筋骨病
第一节 骨关节 炎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
第三节 颈椎病
第四节 腰部筋骨疾病
第五节 股骨头坏死
第六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九章 恶性肿瘤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阶段
第二节 单纯中医治疗阶段
第十章 偏颇体质及亚健康
第一节 体质与膏方
第二节 长期疲劳
第三节 畏寒怕冷
第四节 抑郁情绪
第五节 睡眠障碍
第六节 耳鸣
第七节 性欲减退
第八节 便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