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汪曾祺
页数:220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317418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宋朝人的吃喝》收录的文章共分为四卷,分别是:谈自己、谈吃食、谈历史和谈师友。谈自己,汪老自报家门,介绍自己的求学经历、生病回忆,以及创作《大淖记事》等作品的经过;谈吃食,精选汪老谈美食的精彩篇目,令人有大快朵颐之乐;谈历史,在历史的鸿爪雪泥中感怀人类的命运,见证汪老深厚的学识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谈师友,追忆师友乡邻,清淡笔触之下再现真纯的人性之美。
作者简介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相关资料
若世界真还公平,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态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可爱的还是态度,“荣辱不惊”!
——沈从文
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贾平凹
不知汪曾祺自己是否觉察,他的写作在“轻松玩世”的语言背后,总透出一股历史的苍凉气。即使回忆一味野菜,一种普通的吃食,往往也会流露叫人“忘不了的那种难遇的凄凉”之意,何况写故人往事、“方言巷咏”,则多含有不胜沧桑的感慨。谐谑与苍凉,原要结缡而行。
——费振钟
本书特色
若世界真还公平,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态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可爱的还是态度,“荣辱不惊”!
——沈从文
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贾平凹
不知汪曾祺自己是否觉察,他的写作在“轻松玩世”的语言背后,总透出一股历史的苍凉气。即使回忆一味野菜,一种普通的吃食,往往也会流露叫人“忘不了的那种难遇的凄凉”之意,何况写故人往事、“方言巷咏”,则多含有不胜沧桑的感慨。谐谑与苍凉,原要结缡而行。没有苍凉气的谐谑,大约不是失之庸浅,就会失之怪戾。而苍凉之于汪曾祺,是一种空廓的人生映象。
——费振钟
目录
自报家门 003
旧病杂忆 017
七载云烟 025
随遇而安 038
我的“解放” 050
关于《沙家浜》 060
关于《受戒》 068
《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 074
卷二 谈吃食
四方食事 085
吃食和文学 094
宋朝人的吃喝 103
肉食者不鄙 107
鱼我所欲也 112
手把肉 117
家常酒菜 121
韭菜花 128
卷三 谈历史
贾似道之死 133
建文帝的下落 140
杨慎在保山 144
吴三桂 148
《水浒》人物的绰号 151
卷四 谈师友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159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171
沈从文转业之谜 180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 187
老舍先生 190
闻一多先生上课 195
金岳霖先生 198
才子赵树理 203
林斤澜的矮凳桥 207
铁凝印象 218
节选
“手把肉”即白水煮切成大块的羊肉。一手“把”着一大块肉,用一柄蒙古刀自己割了吃。蒙古人用刀子割肉真有功夫。一块肉吃完了,骨头上连一根肉丝都不剩。有小孩子割剔得不净,妈妈就会说:“吃干净了,别像那干部似的!”干部吃肉,不像牧民细心,也可能不大会使刀子。牧民对奶、对肉都有一种近似宗教情绪似的敬重,正如汉族的农民对粮食一样,糟蹋了,是罪过。吃手把肉过去是不预备佐料的,顶多放一碗盐水,蘸了吃。现在也有一点佐料,酱油、韭菜花之类。因为是现杀、现煮、现吃,所以非常鲜嫩。在我一生中吃过的各种做法的羊肉中,我以为手把羊肉第一。如果要我给它一个评语,我将毫不犹豫地说:无与伦比!
吃肉,一般是要喝酒的。蒙古人极爱喝酒,而且几乎每饮必醉。我在呼和浩特听一个土默特旗的汉族干部说“骆驼见了柳,蒙古人见了酒”,意思就走不动了——骆驼爱吃柳条。我以为这是一句现代俗话。偶读一本宋人笔记,见有“骆驼见柳,蒙古见酒”之说,可见宋代已有此谚语,已经流传几百年了。可惜我把这本笔记的书名忘了。宋朝的蒙古人喝的大概是武松喝的那种煮酒,不会是白酒——蒸馏酒。白酒是元朝的时候才从阿拉伯传进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