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乐华著
页数:42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236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鉴于经济社会对海洋生态资源环境需求无止境性与海洋资源环境供给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本书立足于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通过海洋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能量、物质、信息、价值等交换关系,对海洋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简称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独特性与变化性进行全面解析,尽可能地反映当下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领域的新特征、新问题和新趋势,既突出海洋生态经济学作为生态经济学重要分支所应具有的理论体系完整性,又兼顾其在交叉实证应用时须体现的前瞻性。以供读者全面掌握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高乐华,1985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海洋发展高等研究院成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生态与经济、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海洋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发展报告培育项目等多项课题,在《资源科学》《太平洋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理论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
本书特色
鉴于经济社会对海洋生态资源环境需求无止境性与海洋资源环境供给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本书立足于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通过海洋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能量、物质、信息、价值等交换关系,对海洋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简称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独特性与变化性进行全面解析,尽可能地反映当下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领域的新特征、新问题和新趋势,既突出海洋生态经济学作为生态经济学重要分支所应具有的理论体系完整性,又兼顾其在交叉实证应用时须体现的前瞻性。以供读者全面掌握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二 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逻辑框架
二 所用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基础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 生态经济系统
二 生态经济协调
三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
四 海洋生态经济协调
第二节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构成
一 海洋生态子系统
二 海洋经济子系统
三 海洋社会子系统
第三节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理论依据
一 耗散结构理论
二 协同学理论
三 生态经济学理论
四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一 海洋生态子系统结构
二 海洋经济子系统结构
三 海洋社会子系统结构
第二节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特征
一 经济目的性
二 人工干扰性
三 系统可塑性
四 系统开放性
五 海域差异性
六 生产制约性
第三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功能衡量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
三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信息流
四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流
第四章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态及其协调度
第一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态量化辨识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态评价指标权重
三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态评价模型
第二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态评价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态的时间演变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态的空间差异
第三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定量判定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胁迫关系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阶段及类型判别标准
三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综合评估
第五章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状态形成机理
第一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典型非协调状态的具体表现
一 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资源消耗的非协调
二 海洋经济增长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非协调
三 沿海人口激增与海洋生态容量的非协调
四 社会生产力与海洋自然生态力的非协调
第二节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状态形成机理模型
一 非协调状态形成成分
二 非协调机理拟合方法
三 非协调机理假设体系
四 非协调机理概念模型
第三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状态形成机理拟合
一 非协调形成机理模型拟合与评价
二 非协调形成机理模型调整与修正
三 非协调形成假设体系检验与分析
第四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状态形成路径及关键因素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状态形成的传导路径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状态形成的关键因素
三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状态形成的结构模型
第六章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预警模型
第一节 国外海洋相关预警机制梳理
一 美国海洋预警机制
二 英国海洋预警机制
三 日本海洋预警机制
四 澳大利亚海洋预警机制
第二节 中国海洋相关预警机制缺陷
一 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二 中国海洋灾害预警报系统
三 现有海洋相关预警机制的局限
第三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必要性
二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可行性
第四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指标选择
一 预警指标选择原则
二 预警指标选择依据与流程
第五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界限确定
一 预警界限确定方法
二 系统预警界限确定
第六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模型模拟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SD状态预警模型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RBF趋势预警模型
第七章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预警机制
第一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机制的总体架构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机制组成结构u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机制运行流程
第二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的组织体系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管理组织设置
二 预警组织各层级之间的协调关系
第三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的信息机制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信息的监测机制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信息的评判机制
三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信息的传播机制
第四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的决策机制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决策机制构造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预警决策制定模式
第五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危机的响应机制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危机响应机制构造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危机响应运行流程
第八章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目标与模式
第一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原理依据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三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整体思路
第二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总体性目标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资源配置的效率性目标
三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各子系统的阶段性目标
第三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性协调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性协调
三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时空性协调
第四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 经济主导型协调发展模式
二 生态主导型协调发展模式
三 社会节约型协调发展模式
第九章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优化机制
第一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优化机制构成
一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创新机制
三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第二节 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优化措施
一 重视海洋生态经济动态和预警播报
二 倡导低碳型消费理念以及行为方式
三 培育海洋生态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
四 加强海洋污染治理及生态系统修复
五 实施资源产权划分和生态补偿制度
六 健全海洋生态经济管理及法规体系
第十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之处
一 充实海洋生态经济协调研究理论体系
二 以社会为根基构建起非协调状态成因模型
三 综合多种计量方法确保研究结论科学性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