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时代党的作风与纪律建设

封面

作者:张士义,刘志新

页数:217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98464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新时代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主要围绕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的重要性,分九章的篇幅系统阐述了加强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路径,同时也为我们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提供了方法和实践借鉴,对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张士义,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入选2017年全国文化名家和“四个一批”人才(中宣部)、万人计划(第一最)。    刘志新,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党史和党建研究,参与中宣部、全国党建研究会组织的多个重大课题,发表一系列相关的党史党建文章。

目录

总序: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引言:党的作风与纪律建设进入新时代

第一章 作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课题

二、优良的作风是党在革命时期生存发展的前提

三、优良的作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

四、优良的作风是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的保障

创新案例

盐城大丰:作风建设提升年加强作风建设

第二章 “八项规定”开启作风建设新时代

一、“八项规定”破题作风之弊

二、“八项规定”精神在全党落地生根

三、常抓长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

创新案例

辽宁丹东: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四风”问题

第三章 守住新时代作风建设之魂

一、树立群众观点

二、站稳群众立场

三、大力改善民生

创新案例

云南大理:农村无值党员义务值班为人民服务在路上

第四章 补精神之钙,强思想之基

一、坚定理想信念

二、加强思想理论武装

三、筑牢“四个自信”

四、提高党性修养

五、加强思想教育

创新案例

深圳公共管理教育培训学院:构建党性教育新阵地

第五章 聚焦“四风”,打好持久战

一、“四风”的表现和产生原因

二、反对“四风”要坚持群众路线

三、反对“四风”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四、反对“四风”要长期化、制度化

创新案例

四川苍溪:紧抓“四风”问题不放松

第六章 刚柔并济,严明党内纪律和规矩

一、严明党内各项纪律

二、规范党内各种规矩

三、遵守党纪无条件

创新案例

辽宁营口: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教育增强自觉性

第七章 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起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三、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四、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创新案例

贵州遵义:用“党员活动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第八章 完善党内法规,扎紧制度“笼子”

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三、强化制度执行力

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创新案例

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监督检查并重扎紧制度的笼子

第九章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用好巡视“利剑”

一、落实好“两个责任”

二、运用好“四种形态”

三、构建完整监督体系

四、用好巡视“利剑”

五、强化问责工作

六、锻造优秀纪检队伍

创新案例

江苏泗阳:给“小微权力”戴上紧箍咒

总后记

节选

《新时代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新时代党的建设丛书》: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的革命实践中,根据所处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农民为主要成分等实际情况,十分重视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特别强调从思想上建党、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重要性。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通过的决议,着重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与路线的关系,提出正确开展党内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初步回答了在党员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1930年8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针对中共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等不良倾向,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深刻阐述了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1934年1月,毛泽东发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著名讲话,提出共产党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这些重要观点,都化为了对中共党员和革命队伍的要求,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从而赢得了广大民心,为游击战争争取到了坚强的群众基础,保证了自身在极端艰苦的战争环境中能够生存、发展起来。  20世纪30年代初,对苏联经验搞教条主义的“左”倾思想,严重地危害了中国革命,才使全党有了一次新的觉醒: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主张是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主张;“左”倾指导思想是脱离实际的,同时也就是脱离群众的,而党在艰难环境中谋得胜利的唯一依靠是群众。在这一时期中,党内不断发生意见分歧,“左”倾主张对待不同意见实行所谓“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而在遵义会议之后对待犯“左”倾错误的人则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这就提出了党正确开展自我批评这一重要问题。正是在总结这些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在1937年5月8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正式提出“作风”的概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抗日大局出发,更加注重作风建设。从1942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克服党内不良作风,取得显著成效。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文章,对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内容、途径、目标等问题作了深刻论述。在此基础上,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概括为党的三大作风。“三大作风”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由实践上升到理论,是党在七大以后取得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并引导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这三项历史性胜利的根本性保证。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时代党的作风与纪律建设》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1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