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金晟
页数:162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23564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集中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协同集聚和协同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的核心是其具有自组织特征,并表现为共生演化过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重点分析了产业联动和空间联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则运用博弈论方法在实证层面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研发及其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政策选择部分在借鉴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重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式发展、提升行业组织活力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作者简介
金晟,男,汉族,1983年12月生,湖北广水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经济师。
近五年来,作者专注于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等重大实践问题做过系列调研,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和政策有深刻的理麓和深入的研究。读博期间,作者独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工业和信息化部横向课题一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
本书特色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包括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集中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协同集聚和协同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的核心是其具有自组织特征,并表现为共生演化过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重点分析了产业联动和空间联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则运用博弈论方法在实证层面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研发及其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政策选择部分在借鉴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重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式发展、提升行业组织活力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一章 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制造业
三、产业协同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演进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效应实证分析
四、集聚经济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第三节 基础理论
一、产业分工理论
二、产业共生理论
三、产业集聚理论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机理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演化机理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演化的基本要素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演化的概念模型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演化的过程与动因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
一、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机制
二、制造业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机制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组织机理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自组织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他组织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效应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集聚效应
一、产业协同的集聚效应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定位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创新效应
一、协同创新的效应
一、协同创新的博弈分析
三、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与创新的实证分析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实证分析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分析思路与方法选择
一、指标选择与模型设计
三、回归结果
四、实证结论
第三节 制造业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
一、模型构建
三、回归结果
四、实证结论
……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六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