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唐诗三百首:足本美绘版

封面

作者:蘅塘退士

页数:4册(595页)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96191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以优美细腻的语言、至情至性的表达、丰富深厚的底蕴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唐诗三百首》一书,就是这样一套严谨全面、图文并茂的经典唐诗选集。全书以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为底本,并在保留其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更为丰富的编排和演绎,配以精准的注释,流畅的译文以及优美深刻的赏析,带你走近每一位诗人、每一首诗歌。

作者简介

  孙洙(1711-1778),字临西,别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十六年(1751)中进士,后历任多省知县。

  琬如,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哲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曾经供职于传媒、研究机构、中央企业,受邀写过有关历史人文的七八本书,现为自由撰稿人、“罗辑思维”签约作者。历经过几多行业,品尝过三五滋味,一直在求索更丰富饱满的生活。三十岁成为母亲,开始重修人生课,回身细细品味生命是怎样一回事。喜欢读书,不求专精而贵求一心;喜好旅行,无意广览而兴尽知返;喜欢赏读诗词歌赋,只为可以越千年,共情于先贤,同春花秋月之悲喜,共秋水长天之喟叹。希望心不为形役,生命自由、融洽、和美。

本书特色

  
  1.内容全面,选本严谨。
  这套书以清代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为底本,保证选目的精准性与全面性。并在保留其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更为丰富的编排与演绎。

  2.北大才女倾情撰稿,重新解读不朽名篇。
  古诗词功底深厚的北大才女琬如倾情撰稿,新颖而独特的解读,为读者奉上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3.图文并茂,古韵悠悠。
  每首诗都配有和主题相关的优美手绘插图,增强文字内容的张力,与诗歌的意境相得益彰。为读者打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唯美读本。

  4.装帧精美,印刷优质。
  版式装帧古朴典雅,环保轻型纸印刷,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目录

第一卷
五言古诗
感遇二首|张九龄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
送别|王维
青溪|王维
渭川田家|王维
西施咏|王维
寻西山隐者不遇|丘为
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
崔少府|王昌龄
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
春思|李白
月下独酌|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长安遇冯著|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韦应物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送杨氏女|韦应物
夕次盱眙县|韦应物
东郊|韦应物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岑参
赠卫八处士|杜甫
望岳|杜甫
佳人|杜甫
梦李白二首|杜甫
贼退示官事并序|元结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
溪居|柳宗元
乐府
塞上曲|王昌龄
塞下曲|王昌龄
关山月|李白
子夜吴歌四首选二|李白
长干行二首选一|李白
游子吟|孟郊
列女操|孟郊
七言古诗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古意|李颀
琴歌|李颀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颀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李颀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
出师西征|岑参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
出师西征|岑参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杜甫
古柏行|杜甫
寄韩谏议注|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并序|杜甫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元结
山石|韩愈
石鼓歌|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韩愈
渔翁|柳宗元
长恨歌|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韩碑|李商隐
乐府
老将行|王维
桃源行|王维
洛阳女儿行|王维
蜀道难|李白
古从军行|李颀
将进酒|李白
长相思三首选二|李白
行路难三首选二|李白
燕歌行并序|高适
兵车行|杜甫
丽人行|杜甫
哀江头|杜甫
哀王孙|杜甫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节选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南山:终南山。位于陕西西安南部。

  赏析
  饮酒言别,是朋友间的常事。此诗与前诗立意颇近,而取舍迥然,前诗是以劝慰勉励为主,此诗则以感慨羡慕为主。
  诗人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问。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伏就渗透在字里行间。王维此诗用问答法,一问一答之际,事情逐渐明朗起来,归隐南山,解脱尘网,是友人之志。且一问一答之际,又可见诗人对友人之失意的无奈。前四句饱含归隐与失意两重含义,末两句既感慨于友人的失意,又推崇友人隐居所能得到的快乐。山中白云无尽,世间名利有终,山川之乐,是诗人的期盼;送别友人,亦是直抒胸臆,名缰利锁,何日可得解脱。整首诗联系起来看,诗人在表达对朋友的同情的同时,还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比较平淡,似乎无甚意味,至结尾两句,诗意顿浓,韵味骤增,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注释
  山光:山头的日光。池月:映在池水中的月亮。轩:带窗子的长廊、房间,这里借指窗子。终宵:整夜。

  赏析
  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说:“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园艺竹,以全高尚。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学不为儒,务掇菁藻,文不按古,匹心独妙。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王士源对孟浩然的称赞颇为近实。作为唐代五言诗的大家,孟浩然的诗的确可以用“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来概括。
  从全诗的景物描写来看,其描写的是夏日傍晚的景象。在夏日消暑的时候,诗人思念知心老友,可惜眼前并无此人,素琴也无心弹,即使是美景良辰,也被辜负掉了。但诗人心中仍有一丝希望,希望在梦中能与老友相会。
  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点明时间,开篇便遇景入咏,妙用“忽”“渐”二字,将夕阳西下、素月东升的黄昏景象描绘出来。夏日西落,用一“忽”字将诗人畏暑的心理准确地表达出来,用一“渐”字,则新月娟娟,晚凉渐至。接下来,三四句写诗人浴后散发,开轩纳凉,一种闲适、快意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五六句将荷香、竹露容纳进来,风吹荷香,露响清韵,可谓静中含动,愈见依水亭台那一片静寂。面对这般美景良辰,诗人生出许多感慨,沉浸在美景中之后,俗念顿消,杂思不起,意欲弹拨素琴,倾吐心声,但又想到没有知音,那弹琴的心思也淡了,由景及琴,由琴及人,从闲适快意中生出一种因怀友人而不见的惆怅。结尾两句,将诗的主题全面铺开,希望夜半清宵,魂梦之中也能与友人清话高谈。诗人将余韵置于有情之梦中,更显得意味悠长。
  孟浩然极会抓住生活中的诗意成分,营造一种闲适优雅的氛围,遣词造句,使得各种感觉皆能细致入微。文字如风行水上,层层波动,境意双合,浑然一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将:相依相偕的意思。徘徊:形容月亮移动不停的样子。无情:忘
  情。邈:高远。云汉:银河,这里指天上。

  赏析
  李白天性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襟怀如此,即使明月身影,亦复含情交欢。这首《月下独酌》在思想上就表现了李白的这一气势,在手法上,则采取个人独白的形式,自破自立,使得诗情波澜起伏,近乎天籁始发,声潮澎湃。
  首句表明诗人在花间独酌,孤苦“无相亲”,在这种极其无聊的场景中,诗人突发奇想,将天上明月、月下身影都拉进酒场之中,于是花间冷清清的场面被打破,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尽管场面上热闹了,但是月亮毕竟是不解饮酒的,影子只是静静地依在身边,这一情形极似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陶潜《影答形》)的情景。月和影本是诗人的客人,然而它们都不解饮酒,于是在这一破解之时,便了却了前面一桩公案,同时也在一种“热闹”中回归空寂。但这时的诗人已渐入醉乡,歌中月在徘徊,舞时身影散乱,醒时欢欣,醉后分散,聚散离合之际,仍是那样一往情深。在结尾处,诗人以“忘情”之心,为月与影这等无情之物赋予感情,表明无情是短暂的,有情则是恒远的。
  在《月下独酌》这首诗中,诗人极力营造一种热闹欣悦的场面,但是这仍然不能掩藏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这首诗与诗人的另一首《春日醉起言志》是同一境况:“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可见诗人是何等的孤独苦寂!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释
  绝代有佳人:此句即化用汉《李延年歌》中“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转烛:形容世事变化无常。昏:通“婚”。鸳鸯:水鸟,雌雄相依,未尝分离,常用来比喻新婚夫妇。掬(jū):两手捧取叫掬。修:长。

  赏析
  本诗的主人公是一个战乱时被遗弃的女子。诗一开头,便引出这位幽居空谷的绝代佳人,接着以“自云”引出佳人身世遭遇,令人感慨。她出身于高门府第,但生不逢时;兄弟虽居高位,却惨死于乱军之中。在这世态炎凉的社会里,命运对她格外残酷。由于娘家人亡势去,轻薄夫婿无情地抛弃了她,在她的痛哭声中与新人寻欢作乐去了……女主人公的长篇独白,边叙述,边议论,倾诉个人的不幸,慨叹世情的冷酷,言辞之中充溢着悲愤不平。尤其是“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的对照,使人感受到她声泪俱下的痛苦神情。但是,主人公没有被不幸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吞下生活的苦果,独向深山而与草木为邻。茅屋需补,翠袖称薄,卖珠饰以度日,采柏子而为食;首不加饰,发不簪花,天寒日暮之际,倚修竹而临风,形容憔悴,内心哀怨。佳人境遇,苦不堪言。
  命运是悲惨的,情操是高洁的,这是佳人形象的两个侧面。诗人叙述佳人命运,语气率直酣畅;赞美佳人品格,笔调含蓄蕴藉。率直酣畅,所以感人肺腑,触发读者的共鸣;含蓄蕴藉,所以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唐诗三百首:足本美绘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1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