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易青王宁曹述敬
页数:433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001561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传统古音学研究通论》(商务印书馆,2015)的姊妹篇。遴选等韵学和今音学论著5篇为“序编”,传统古音学研究各有发明的代表性论著58篇为“正编”。“正编”依研究对象分为五部分:古今音变、古韵、古声、平入关系、古四声。各篇提出的理论、方法、观点和主张,形成了传统古音研究各部分由初辟畛域到后出转精的发展脉络。各篇的注释,有形式和旨趣不同的三部分:篇首关于文选出处及所论对象的“说明”、正文的底注,以及篇后从学术史角度阐发的按语。其中底注是主要部分,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一、作者论述中未具体引证的相关历史文献及其涵义;二、特殊或较难理解的音韵学术语,以及有关音读的音的地位及其时地音变脉络;三、重要或较难懂的论述的涵义,以及对其内容和观点的评介:四、作者的理念、方法和推理迎辑;五、作者观点和主张的学术背景、与其商人和同时代学者的比较,以及对后人的启示。底注第四、五部分和篇后的按语是本书的特色。
作者简介
黄易青,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等。
王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任全国哲学与社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2001-2015)。主要著作有《训诂方法论》(合著)、《训诂学原理》、《汉字构形学导论》等。
曹述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编《音韵学词典》,主要著作尚有《钱玄同音学论著选辑》、《钱玄同年谱》等。
本书特色
本书是《传统古音学研究通论》(商务印书馆,2015)的姊妹篇。遴选等韵学和今音学论著5篇为“序编”,传统古音学研究各有发明的代表性论著58篇为“正编”。“正编”依研究对象分为五部分:古今音变、古韵、古声、平入关系、古四声。各篇提出的理论、方法、观点和主张,形成了传统古音研究各部分由初辟畛域到后出转精的发展脉络。
各篇的注释,有形式和旨趣不同的三部分:篇首关于文选出处及所论对象的“说明”、正文的底注,以及篇后从学术史角度阐发的按语。其中底注是主要部分,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一、作者论述中未具体引证的相关历史文献及其涵义;二、特殊或较难理解的音韵学术语,以及有关音读的音的地位及其时地音变脉络;三、重要或较难懂的论述的涵义,以及对其内容和观点的评介:四、作者的理念、方法和推理迎辑;五、作者观点和主张的学术背景、与其商人和同时代学者的比较,以及对后人的启示。底注第四、五部分和篇后的按语是本书的特色。
目录
一、等韵学
音学辨微·引言
音学辨微·辨疑似
二、今音学
考定广韵独用同用四声表-
音略·今声
广韵之五声五十一纽
正编
一、古今音变
韵补原序
古诗无叶音
毛诗古音考自序
附 毛诗古音考总目
读诗拙言
答李子德书
古诗无叶音
古十七部本音说
古十七部音变说
声韵考·古音
答问十二
二、古韵
古韵标准例言
附 古韵标准各部末总论五篇
六书音均表序
寄戴东原先生书(乙未十月)
弟一部弟十五部弟十六部分用说
弟三部弟四部弟五部分用说
弟十二部弟十三部弟十四部分用说
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
六书音均表序
答段若膺论韵(丙申)
诗声类卷之一
寄段茂堂先生书(壬申三月)
答江晋三论韵(壬申七月)
与李方伯论古韵书
附 王石臞先生韵谱合韵谱遗稿跋
答江晋三论韵学书
与江晋三论韵书
与丁大令若士书
古韵凡例
复王石腥先生书
一字不妨数音
声音或由敛而侈,或由侈而敛
十七论支佳部旧音
二十论耕清青旧音
论古音弁侈
成均图
论古韵四事
与人论治小学书(节选)
音略·古韵
附 谈添盔帖分四部说(节选)
三、古声
转语二十章序
古无轻唇音
附 轻唇之音何以知古人必读重唇也
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古今方音说
二论双声宜讲求,姑举三百篇为例
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音略·古声
喻母古读考
古音无邪纽证
四、平人关系
近代入声之误
四声切韵表凡例(节选)
古异平同入说
平入分配说
入声表凡例
五、古四声
古人四声一贯
入为闰声
古四声说
再寄王石腥先生书(壬午冬月)
附 石腥先生复书(癸未三月)
论四声
五声说
诗音上作平证
主要参考书目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