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现代海洋科学:从近海到深海·中国海岸带研究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演变机制与生态修复

封面

作者:韩广轩

页数:20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305724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环境》系统体现了河流-土壤-近海的流域性陆海结合的研究成果。该书系统研究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下黄河水沙异常、尾闾摆动和水动力条件变化是黄河三角洲由内陆到海岸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特征以及区域变异的内在驱动力,并提出了黄河三角洲近年来因人为活动引起的土壤碳氮释放、污染物累积等生态环境风险。抢先发售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特征红粘层的分布范围、形成年代、形貌特征、矿物组成、元素组成和磁学性质做出较为确切描述和定量化表征,初步分析了红粘层的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揭示了红粘层是黄河三角洲区域底层土壤的重要碳库和红粘层中重金属活动性更强等特征,认为红粘层可为推测百年尺度区域气候和人为活动变化提供依据。陆海统筹,综合考虑黄河三角洲土壤和近海沉积物间的物质链关系,辨别出河相沉积物、三角洲土壤和海相沉积物对区域碳氮循环的影响,初步揭示了碳氮在土壤和沉积物间的流动过程。

本书特色

  本书重点介绍了水盐作用和气候变化(增温和增减雨)对滨海湿地演变的影响,阐明了滨海湿地景观演变动态与驱动机制;确定了滨海湿地优势植物物种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模拟了优势植物物种的潜在分布;建立了陆海过渡带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并对滨海湿地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模拟与预测;提出了盐渍化滨海湿地生态恢复的概念模式,建立了基于微地形营造-水位调节的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和生态修复示范区;最后提出了湿地生态网络规划方案,确定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主导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分区方案,以实现滨海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本书将充实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理论,为政府部门保护、开发和管理滨海湿地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目录

第1章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1.1 黄河三角洲区域概况
1.2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形成与演化
1.3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需求分析
1.4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演变机制与生态修复研究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水盐交互作用对滨海湿地演变的影响
2.1 水盐交互作用对滨海湿地植被生理生态的影响
2.2 增温对水盐交互作用和湿地演变的影响
2.3 降水量增减对水盐交互作用和湿地演变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演变动态与驱动机制
3.1 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演变特征
3.2 黄河三角洲湿地连通性变化的景观驱动因素分析
3.3 人工沟渠演变过程与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优势植物的空间分布与模拟
4.1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调查及优势物种确定
4.2 优势植物物种的主导环境因子选取
4.3 主导环境因子与优势物种存在概率的关系
4.4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优势植物物种潜在分布模拟
4.5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优势植被群落空间优化设计
4.6 影响优势物种分布模拟准确性的因素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章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
5.1 脆弱性评估的理论依据
5.2 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的选取与确定
5.3 脆弱性评估结果及验证
5.4 脆弱性模拟预测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章 黄河三角洲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
6.1 滨海湿地退化背景分析
6.2 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模式构建
6.3 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
6.4 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估
6.5 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总结及推广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章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网络构建与生态红线划定
7.1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网络构建
7.2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红线选划
7.3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综合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区鸟类名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现代海洋科学:从近海到深海·中国海岸带研究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演变机制与生态修复》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1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