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济宇主编
页数:141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131906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上海医疗机构知识产权管理现况的调研,分析了医务人员对知识产权管理在人才、政策和资金上的需求,旨在提升科研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对知识产权的了解程度,为医务人员提供探索未来创新技术研究方向的方法和工具,运用典型案例拓宽医务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的思路,为医务人员判断专利申请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简介
李济宇,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同济大学医学院专利研究与转化中心主任,医学博士,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于2011年赴威斯康星医学中心、德州医学中心,2014年赴剑桥大学,2016年赴多伦多大学进行短期访问交流。
在管理研究领域,主要着重于临床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保护与转化,其所带领的团队近5年先后主持管理类课题13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7项,市局级4项),入选2017年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18年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发表论著2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4本,管理成果获2016年上海医学科技奖唯一管理类奖项。
在专业研究领域,主要着重于胆道肿瘤综合诊治和肝移植后器官功能维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持863专项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市科委重点等专业项目近20项;发表SCI论文59篇,授权专利9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各一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市“曙光学者”、市“科技青年启明星”计划和市“科技青年启明星跟踪” 计划。 李济宇,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同济大学医学院专利研究与转化中心主任,医学博士,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于2011年赴威斯康星医学中心、德州医学中心,2014年赴剑桥大学,2016年赴多伦多大学进行短期访问交流。
在管理研究领域,主要着重于临床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保护与转化,其所带领的团队近5年先后主持管理类课题13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7项,市局级4项),入选2017年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18年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发表论著2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4本,管理成果获2016年上海医学科技奖唯一管理类奖项。
在专业研究领域,主要着重于胆道肿瘤综合诊治和肝移植后器官功能维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持863专项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市科委重点等专业项目近20项;发表SCI论文59篇,授权专利9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各一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市“曙光学者”、市“科技青年启明星”计划和市“科技青年启明星跟踪” 计划。
担任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卫计委干细胞研究专家组成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委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专委会委员。
顾文君,同济大学医学院专利研究与转化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科研办副主任(主持工作),全国专利代理人,上海市专利工程师,上海市技术经纪人,担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行业发展与政策研究分会委员;多年从事医院知识产权和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撰写专利申请100多项;参与医院专利转化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青年基金1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项目1项,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参与人排名第三),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人均排名第一);获市局级科技奖项1项(第五完成人);发表及录用核心期刊论文6篇。
吴帅,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审核员、上海市塑料行业高级工程师、上海市专利管理工程师、上海市技术经纪人。多年从事专利代理、商标注册、著作权登记、专利数据服务、科技项目咨询及大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曾为TRW、上汽、宝钢等集团提供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并为上海市卫计委、各区县科委、知识产权局、高校、医院等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及实务操作提供指导培训。2016年编著《专利法律法规及专利实务可视化攻略》一书;并获得“上海市软件服务明星”“宝山区创新之星”等荣誉称号。
相关资料
近5年来,我国国内申请人在医药领域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增长近5倍。与此相呼应的是,我国医药产业及市场地位日益凸显,不仅成为中国优先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这得益于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为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带来了春风。但不可否认,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公立医院机构具有学科与人才优势,随着卫生领域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保护医学科技创新成果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近5年,中国医务人员专利申请量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但转化能力相对薄弱,无法将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医学事业中,而其中专利质量不高以及以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为核心的相关政策的缺乏是“转化难”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大部分医务人员对于知识产权知晓程度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
有鉴于此,本书由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分会牵头组织编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与临床医学有关的知识产权基础,吸纳了《专利审查指南》中与医学相关的法规条文及其解释与内涵,通过对上海医疗机构知识产权管理现况的剖析,提出医务人员对知识产权管理在政策、人才和平台上的需求,并结合著作权、专利和商标中的典型案例,拓宽医务人员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的思路,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探索临床创新技术研究方向的工具和方法,希望以此提高我国临床医学科技创新技术的专利质量,并为政府部门制定体现生物医学科技创新技术转化特殊性的相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此书是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专家实务经验的分享,是医疗界部分知识产权管理成果的展示,也是医务人员与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间的沟通载体,它是过去临床医学知识产权管理研究工作的一种记录与总结,更是对未来工作的启迪和激励。我期待并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临床医学创新技术知识产权管理将成为未来研究型医院管理的重点,是创建医院品牌的关键,也将愈发彰显出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意义。
——吕国强 (原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
2018年3月19日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上海医疗机构知识产权管理现况的调研,分析了医务人员对知识产权管理在人才、政策和资金上的需求,旨在提升科研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对知识产权的了解程度,为医务人员提供探索未来创新技术研究方向的方法和工具,运用典型案例拓宽医务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的思路,为医务人员判断专利申请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录
第一节 临床医学与专利的关系
第二节 临床医学与版权的关系
第三节 临床医学与商标的关系
第二章 临床医学知识产权发展及转化现况
第一节 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发展及转化概述
第二节 上海医疗卫生系统专利保护及转化的回顾和分析
第三节 上海部分医疗机构知识产权现况
第四节 临床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面临的障碍
第五节 推进上海市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第三章 临床医学专利检索
第一节 专利文献信息介绍
第二节 专利说明书的组成
第三节 专利文献的应用
第四节 专利检索流程介绍
第四章 临床医学知识产权实例
第一节 医学专利申请实例
第二节 版权(著作权)申请实例
第三节 医药行业商标申请实例 132
第四节 医学专利检索实例 134
第五节 专利诉讼纠纷典型实务案例 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