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利比亚部落问题的历史考察

封面

作者:王金岩

页数:304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12544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视角考察利比亚部落的缘起、分布、构成和演变,探究部落在利比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作用,进而揭示利比亚部落社会形态演进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在利比亚漫长的历史变迁中,部落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始终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2011年以来,部落因素成为利比亚政权更迭和国家战后重建中的一个关键变量。未来,部落因素仍将长期作用于利比亚政权建设、经济运行、社会发展、文化形态、安全治理和周边关系诸领域,成为利比亚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现象。

作者简介

王金岩,博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中东问题研究专业方向。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发展、社会文化、安全治理及中阿关系领域的问题。在《西亚非洲》、《阿拉伯世界研究》、《亚非纵横》、《当代世界》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在《瞭望》、《世界知识》、《世界博览》、《人民日报》、《中国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上发表中、英文分析和评论文章近20万字。

本书特色

部落问题是利比亚的重要国情。在国家和平发展时期,部落归属操控政治,影响经济建设,更是重要的社会关系纽带。在战争期间,部落关系既是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对战争进程起到多方面的影响作用,能够改变战况,左右战局走向,还会对国家的战后重建与发展起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总之,利比亚的发展进程中时时处处显示出部落因素的影响作用。可以说,部落体制是利比亚的一种重大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书稿对利比亚的部落问题置于历史演进中进行考察。利比亚的部落因素在利比亚的殖民时代是把双刃剑:既被殖民者用作实现殖民征服和殖民统治的工具,部落民众也是反抗殖民者的主力军。利比亚王朝时期采取消极的部落统治产生的结果是:不利于国家融合,也没有发生暴力冲突。卡扎菲统治时期,部落因素起到了双重作用,尤其体现在其对内统治、对西方大国的态度和与非洲邻国的关系三方面。在利比亚战后重建和发展中,部落的双重作用:既有阻滞作用,也有协调功能。未来,民众的部落意识将渐趋淡化,但部落因素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仍将存留,这一点在国家处于乱局时尤为凸显。

目录

引 言/001

上 编 利比亚历史演进中的部落因素
第一章 利比亚部落和部落社会/029第一节 利比亚部落的源流/031第二节 利比亚部落的组织结构/038第三节 利比亚部落的类别与运行机制/046第四节 利比亚部落社会的形态/053
第二章 利比亚独立前的部落状况/062第一节 利比亚各地发展中的部落演进/062第二节 异族统治利比亚期间的部落状况/070小 结/080
第三章 利比亚王朝时期的部落关系/081第一节 利比亚王朝时期的社会形态/082第二节 利比亚王朝时期的部落因素/093小 结/104
第四章 卡扎菲执政时期的部落因素/105第一节 卡扎菲执政时期利比亚的社会形态/105第二节 卡扎菲执政时期的部落影响/114小 结/126
第五章 利比亚战争及过渡政治时期的部落影响/128第一节 利比亚战争评述/128第二节 利比亚战争的重要影响因素/131第三节 利比亚过渡政治时期的部落因素/139小 结/156

下 编 利比亚战后发展中的部落因素
第六章 部落因素与利比亚战后政治重建/159第一节 利比亚战后政治重建的基本情况/159第二节 利比亚战后政治重建中的部落因素/175小 结/183
第七章 部落因素与利比亚战后经济发展/185第一节 利比亚的经济状况/185第二节 利比亚战后经济重建状况/193第三节 利比亚战后经济发展中的部落因素/196小 结/199
第八章 部落因素与利比亚战后安全治理/200第一节 利比亚战后安全局势及部落影响/200第二节 利比亚安全局势对地区安全的影响及部落作用/211第三节 利比亚及地区安全治理/219小 结/226
第九章 部落因素与利比亚战后对外关系/228第一节 利比亚战后与非洲邻国和西方大国的关系/228第二节 利比亚战后与中国的关系/233第三节 部落因素对利比亚战后对外关系的影响/249小 结/252
第十章 部落在利比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254第一节 部落体制在殖民时期是一把“双刃剑”/254第二节 部落关系在王朝时期体现出两重性/257第三节 部落意识在卡扎菲执政时期有双重作用/259第四节 部落因素在战后重建中具有两面性/262第五节 部落发展趋势前瞻/265
参考文献/268
后记/295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利比亚部落问题的历史考察》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0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