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邓安庆主编
页数:100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44844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伦理学术》以交流伦理学研究为中心,展现近期新的伦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世界性哲学平台,为世界各地的学者探究当今世界的伦理秩序之重建提供一个自由对话和学术切磋的公共空间,促进中国伦理学术融入世界,也力将世上的“仁心仁闻”纳入中国伦理话语之中。此次聚焦中西伦理问题的比较研究,以正义与仁义为论题。
作者简介
邓安庆,哲学博士,教授,江西瑞昌人,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伦理学方向研究生硕士导师和博士导师,长江学者。主要研究重点是德国哲学、西方伦理学、应用伦理学。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华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
本书特色
《伦理学术》以交流伦理学研究为中心,展现最的伦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世界性哲学平台,为世界各地的学者探究当今世界的伦理秩序之重建提供一个自由对话和学术切磋的公共空间,促进中国伦理学术融入世界,也力将世上的“仁心仁闻”纳入中国伦理话语之中。此次聚焦中西伦理问题的比较研究,以正义与仁义为论题。
目录
【原典首发】
康德与伦理学相关的往来书信选集(一)
【名著重译特刊】
奥斯维辛之后的上帝观念——一个犹太人的声音
【中西伦理比较】
柏拉图论“仁”
先秦儒家的“仁义道德”——以古希腊(雅典)道德哲学为参照系的概述
【启蒙与伦理研究】
百科全书与启蒙运动
当代诠释中的康德的令式伦理学
德国古典哲学视野中的启蒙运动
德国古典哲学四题
【家庭伦理研究】
基于正义视域的儒家家庭伦理创新性发展
寿命困境:长寿、尊严与希望
马丁·路德论一夫一妻制
庭院·妇德·家风——明末妓女的家庭适应问题研究
【传统伦理观念史义疏】
孟子论仁与义——先秦儒家伦理总德和最高价值的形成
牟宗三论“践仁知天”
孟子、庄子伦理学之比较
【学术争鸣】
人的处境:脆弱与不伤害——走绳演员之道的另类启示
【叙事伦理】
我们为什么要做好人?——由电影《芳华》想起的
【让哲学说汉语】
从埃贡·邦迪的本体论研究看中国古代哲学的当代价值和影响力
泰西哲人杂咏(一)
康德与伦理学相关的往来书信选集(一)
【名著重译特刊】
奥斯维辛之后的上帝观念——一个犹太人的声音
【中西伦理比较】
柏拉图论“仁”
先秦儒家的“仁义道德”——以古希腊(雅典)道德哲学为参照系的概述
【启蒙与伦理研究】
百科全书与启蒙运动
当代诠释中的康德的令式伦理学
德国古典哲学视野中的启蒙运动
德国古典哲学四题
【家庭伦理研究】
基于正义视域的儒家家庭伦理创新性发展
寿命困境:长寿、尊严与希望
马丁·路德论一夫一妻制
庭院·妇德·家风——明末妓女的家庭适应问题研究
【传统伦理观念史义疏】
孟子论仁与义——先秦儒家伦理总德和最高价值的形成
牟宗三论“践仁知天”
孟子、庄子伦理学之比较
【学术争鸣】
人的处境:脆弱与不伤害——走绳演员之道的另类启示
【叙事伦理】
我们为什么要做好人?——由电影《芳华》想起的
【让哲学说汉语】
从埃贡·邦迪的本体论研究看中国古代哲学的当代价值和影响力
泰西哲人杂咏(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