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彭先兵
页数:288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60634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彭先兵著的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合规律性研究》介绍了,提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指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本质的特征,要求向干部群众讲清这一点,做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从学理角度看,其关键是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合规律性。
首先,研究法治建设的一般规律。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建设与靠前社会多样的法治建设联系起来考察,用逻辑的方法把握住它们的根本相同点在于都离不开各自特色的政治在场,从而得出法治建设需要政治是一般规律,进而基于“政治与法治的对立统一关系”,抽象出政治法治建设的逻辑理路,即“政治一秩序(人治)一法一秩序(法治)一法治”,并具体分析该理路演进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重大关系和歧路风险。这主要包括:政治与秩序的二律背反,秩序与法的殊途双向建构,法治之法、法治秩序和法治的交相循环。随着这三大环节的展开,政治从传统型向法理型的转变也同步展开。
然后,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建设的特殊规律。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受具体实际的制约。一方面,古代中国形成了崇尚政治的强大传统,近代中国有因政治崩溃而致宪政梦破灭的历史教训,现代中国的法治建设绕不开政治,即必须直面中国共产党是革命、建设和改革造就的优选政治的现状;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规定。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遵循政治法治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必然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并由此表现出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很本质的特征。尽管中国的法治建设一波优惠,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已初步破题,主要表现为初步实现了党权法限、人权入宪、顶层设计法治体系、实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把反腐和改革纳入法治轨道等方面。然而,中国的法治建设关乎政治体制改革和从严治党,其愿景取决于未来党政体制的建构逻辑。
作者简介
彭先兵,博士、副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和核心价值观等。曾在《江汉论坛》《现代哲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课题4个。
本书特色
本书由6章组成,通过对中西方法治建设的比较研究,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特殊规律性。首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建设与世界各国多样性的法治建设联系起来考察,通过“求同存异”,把握其共同之处,从而得出法治建设需要政治主导的一般规律,然后重点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特殊规律。本书阐明了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目录
绪论 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党法关系考辨
(一)党法关系的来龙去脉
(二)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
二、党的领导概述
(一)党的领导的提出过程
(二)党的领导的本质内涵
(三)政治权威的学术梳理
三、依法治国概述
(一)依法治国的提出过程
(二)依法治国的本质规定
(三)法治权威的学术梳理
第一章 政治权威与法治权威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传统信条:政治权威与法治权威相冲相克
(一)西方法治主义的历史源头
(二)西方法治主义的形成与强化
(三)西方法治主义的人性论依据
二、新的辩证:政治权威与法治权威相辅相成
(一)时空逻辑和一般经验分析
(二)法学和政治学理论的根据
(三)理论模型的建构及其说明
三、史实考证:政治权威与法治权威内在一致
(一)古代法治与政治权威
(二)现代法治与政治权威
第二章 法治建设由政治权威主导是一般规律
一、法治化历史趋势须由政治权威主导的人去实现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依据
(二)不同时代的理论根据
(三)主导法治建设的政治权威的规定性
二、法治国家的法治化过程确有政治权威在场主导
(一)政治权威主导西方大国实现法治化的方式
(二)政治权威对新兴工业化国家法治化的主导
三、转型国家法治建设困境与政治权威空场的关联
(一)启动转型背后的政治权威
(二)政治权威缺位与社会失序
第三章 政治权威主导法治建设的逻辑理路
一、法治建设的逻辑范畴
(一)核心范畴
(二)中介范畴
二、法治建设的逻辑理路
(一)应然的路径
(二)普遍性分析
第四章 法治建设逻辑理路基本环节的考量
一、政治权威与秩序的二律背反
(一)政治权威建构秩序
(二)政治权威解构秩序
二、秩序与法的殊途双向建构
(一)法建构秩序的重申
(二)秩序建构法的证明
(三)秩序与法的互动模式及歧途规避
三、法治之法、法治秩序和法治权威的交相循环
(一)三者良性循环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二)保证三者良性循环的法治机制
(三)法治机制建设的主要方面及其要领
第五章 中共政治权威主导法治建设的特殊规律
一、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政治国情
(一)古代中国形成了崇尚政治权威的强大传统
(二)近代中国有因缺乏政治权威而致宪政失败的教训
(三)现代中国以中共政治权威为立国之本是前提条件
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原则规定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法和党的领导的辩证认识
(二)中共历代领导人论法治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
(三)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党的领导原则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建设的进程与展望
一、法制建设的艰难曲折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法制建设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法制建设
(三)法制建设向法治建设转变
二、法治建设的初步破题
(一)依法治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二)人权入宪,倡导自由平等公正的核心价值观
(三)顶层设计法治体系、把改革纳入法治轨道和启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三、建成法治的体制展望
(一)建立党政融合和权力闭环式制约体制,为法治建设提供直接动力
(二)建构权利与权力之间均衡型博弈的格局,为法治建设提供根本动力
(三)立足民主建设精英型政党,为中共政治权威向法理型转变奠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