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毕茜著
页数:301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95802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文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研究是以价格共识形成为切入点。通过实验及分析式研究的方法,展开了对商品价格共识形成的理论研究,同时对会计的确认,报表披露的格式提出了新的见解。 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1. 提出并证明了价格共识理论。2.提出增加《第II类交易表》的披露模式。3.在传统的借贷记账法的基础上,新增加交易分类这一要素。
作者简介
毕茜,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会计系主任, 西南大学MPAcc中心副主任,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获色列发展研究中心硕士毕业文凭。主持国家社科1项, 在《会计研究》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获得2013年财政部及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他引次数400多次。
本书特色
本文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研究是以价格共识形成为切入点。通过实验及分析式研究的方法,展开了对商品价格共识形成的理论研究,同时对会计的确认,报表披露的格式提出了新的见解。 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1. 提出并证明了价格共识理论。2.提出增加《第II类交易表》的披露模式。3.在传统的借贷记账法的基础上,新增加交易分类这一要素。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展示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目标及思路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文献述评及基础理论分析
2.1 关联交易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2.2 关联交易及信息披露概念的现有解释
2.3 基础理论分析
第3章 价格共识的形成——实验及理论证明
3.1 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3.2 竞争性均衡价格存在但不能成为“共同知识”(价格共识不能形成)的实验
3.3 竞争性均衡价格存在且能成为“共同知识”的实验
3.4 价格共识形成理论描述及证明
第4章 关联交易的确认与计量
4.1 关联交易的确认与计量的传统分析
4.2 关联交易确认、计价的再分析:基于价格共识形成理论
4.3 非关联化的关联交易影响价格共识形成的实验
第5章 关联交易披露的比较及评述
5.1 新准则在披露上与旧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5.2 对国内外关联交易披露方法的评述
第6章 基于关联交易及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案例分析
6.1 关联交易案例:亚星化学
6.2 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案例:科达股份
6.3 关联交易和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综合案例:紫鑫药业
6.4 案例启示
第7章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重构
7.1 新模式的目的及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
7.2 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7.3 新模式促进财务报告体系的革新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后续研究展望
附录1:相关的证明
附录2:实验数据
附录3:实验用表
参考文献
1.1 问题展示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目标及思路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文献述评及基础理论分析
2.1 关联交易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2.2 关联交易及信息披露概念的现有解释
2.3 基础理论分析
第3章 价格共识的形成——实验及理论证明
3.1 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3.2 竞争性均衡价格存在但不能成为“共同知识”(价格共识不能形成)的实验
3.3 竞争性均衡价格存在且能成为“共同知识”的实验
3.4 价格共识形成理论描述及证明
第4章 关联交易的确认与计量
4.1 关联交易的确认与计量的传统分析
4.2 关联交易确认、计价的再分析:基于价格共识形成理论
4.3 非关联化的关联交易影响价格共识形成的实验
第5章 关联交易披露的比较及评述
5.1 新准则在披露上与旧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5.2 对国内外关联交易披露方法的评述
第6章 基于关联交易及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案例分析
6.1 关联交易案例:亚星化学
6.2 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案例:科达股份
6.3 关联交易和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综合案例:紫鑫药业
6.4 案例启示
第7章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重构
7.1 新模式的目的及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
7.2 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7.3 新模式促进财务报告体系的革新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后续研究展望
附录1:相关的证明
附录2:实验数据
附录3:实验用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