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 本尼迪克特 著,秦墨 译
页数:277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31419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 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文本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 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 语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
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20世纪初鲜有的女性学者。1887年出生于纽约,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1923年获博士学位。早年曾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在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与《菊与刀》为著名。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
本书特色
了解日本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
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是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
1944年,二战快要结束,日本败局已定。为了制定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大政方针,华盛顿委托本尼迪克特对日本进行研究。这本研究报告经过增添以后,于1946年公开出版,引起日本各界强烈震动和关注。
1951年《菊与刀》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1963年已重印36次。
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日本学”名著的书中称赞《菊与刀》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
一个岛上的小国,竟然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甚至非洲,真是令人深思,我了解这个民族就是从《菊与刀》开始的。
——美国总统 乔治?布什
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是一个隐藏在“暧昧”表象之下,无与伦比的单一民族集团性和不择手段的进取性的国家。不管“菊”也好,“刀”也好,都是维护大和民族共同体,进取扩张的手段——不同的手段而已。在日本人的世界里,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构成了奇特的“互补”。
——新加坡前总理 李光耀
本尼迪克特在对日本文化深感好奇的西方人中影响力深厚。她着力阐述日本传统文化之二元性,她也领悟到了这种矛盾性。
——日本著名小说家、戏剧家 三岛由纪夫
本书著者的学识和能力令人惊叹。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的全貌,并推导出关于日本文化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特征。
——日本著名评论家 川岛武宜
目录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019
第三章 各得其所 039
第四章 明治维新 065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债者 083
第六章 报恩之万一 099
第七章 最难承受的情理 117
第八章 洗刷污名 129
第九章 人的感官世界 157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173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201
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 223
第十三章 投降以来的日本人 261
节选
在美国人眼里曾经全力以赴与之战斗过的敌人中,日本人的脾气是最为古怪的。在其他任何战争中,美国都没有必要去考虑其主要对手的一些截然不同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如同1905年那场与俄国人之间的战争,我们同样与一个不属于西方文化体系但是全副武装、训练有素的国家战斗。很显然,日本人并不具备西方国家所公认的那些基于人性的战争惯例。我们必须认识到太平洋战争不仅是一系列海岛登陆战,不仅是一场艰难的后勤服务战,为了对付日本,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行为行事方式。
困难超乎想象。自从日本放弃闭关锁国,开放门户七十五年来,一系列令人困惑的“但是”之类的词语被用于描述日本人,这是对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未曾有过的。一位严谨的评论家论及日本人之外的其他族裔,他不会说他们空前的礼貌,又加上一句:“但是他们蛮横、骄傲自大。”当他说到他们在行为上无比刻板时,他不会补充:“但是他们很容易接受激烈的革新。”当他认为他们温驯时,他不会过多解释他们并不容易接受上级的控制。他不会既说他们高贵宽厚,又声明他们粗鲁、睚眦必报;也不会既说他们勇敢异常,又细述他们的怯懦、不坚定;也不会既说他们不介意别人的意见、自行其是,又说他们极具是非心;也不会既说他们的军队中有着机器人般铁的纪律,又描述军队中的士兵是如何不服从管教;也不会既说他们热心于西方学识,又强调他们的极端保守。他不会既写一本书讲述该民族是如何爱美,如何给予演员、艺术家以及培育菊花的艺术以崇高评价,又写一本书来说明这个民族是如何醉心于刀剑文化和武士的至高荣誉。
然而所有这些矛盾都千真万确,而且是有关日本论著的基础,菊与刀都是这幅图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既好斗又非常温和;尚武又非常爱美;粗暴又非常有礼貌;刻板又非常懂得变通;温顺又非常叛逆;高贵又非常粗俗;勇敢又非常怯懦;保守又热心于新鲜事物。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他们行为的看法,而当别人对他们的过失一无所知时,他们心里会充满了罪恶感。他们的士兵受到了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
既然美国意识到了解日本人的重要性,那么上述尖锐的矛盾及其他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都不能置之不理。严重的事态接踵而至,日本人将采取什么行动,我们不进攻日本,日本有无可能投降,我们应该轰炸皇宫吗?我们该如何处置日本战犯,在我们的宣传资料中,我们该如何劝说日本军队、日本国民以挽救美国人的性命,又该如何教化那些一意顽抗到底的日本人,当和平到来之时,日本还需要永远的军事管制来维持秩序吗?我们的军队有必要为了打击那些隐匿在日本深山老林中的疯狂抵抗分子而备战吗?世界和平降临之前,有必要效仿法国革命、俄国革命在日本也掀起一场大革命吗?由谁来领导呢?彻底消灭日本也是选择之一吗?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判断肯定是众说纷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