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露天矿开采方案优化-理论.模型.算法及其应用

封面

作者:王青//顾晓薇//胥孝川

页数:253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24777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露天矿开采方案优化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的总结,内容包括最终境界优化、生产计划优化、境界与计划的整体优化以及分期开采优化等。系统地阐述了作者提出的优化理论、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结合应用案例,对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对优化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实用(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如实的评价。本书可供采矿领域从事露天开采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科研人员、研究生,以及高等院校相应专业的师生参考,也可供矿山软件开发单位阅读。

作者简介

王青,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生,沈阳市人大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辽宁省委员会副主委、九三学社沈阳市委员会副主委,东北大学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采矿学》国家精品课负责人。分别于1988和1992年获美国南伊利诺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1994年任美国纽蒙特黄金公司高级工程师。

目录

1绪论1.1计算机及优化在采矿业的应用概述1.2最终境界优化方法概述1.3生产计划优化方法概述1.4生产计划和最终境界同时优化方法概述1.5地质不确定性及其在露天矿优化中的应用概述2露天开采概述2.1露天开采的一般时空发展程序2.2最终帮坡角2.3境界剥采比与经济合理剥采比2.4工作帮坡角与生产剥采比2.5分期开采3矿床模型3.1矿床模型基本概念与类型3.2地质统计学概论——克里金估值法3.2.1基本概念与函数3.2.2实验半变异函数及其计算3.2.3半变异函数的数学模型
3.2.4半变异函数的拟合3.2.5各向异性3.2.6半变异函数平均值的计算3.2.7克里金估值3.2.8影响范围3.2.9克里金法建立矿床模型的一般步骤3.3距离反比法3.4价值模型3.5标高模型3.6小结4最终境界优化与分析4.1基本数学模型4.2浮锥法I——正锥开采法4.2.1基本算法4.2.2锥壳模板4.3浮锥法II——负锥排除法4.3.1最大境界的圈定——几何定界4.3.2负锥排除算法4.4LG图论法4.4.1基本概念4.4.2树的正则化4.4.3境界优化定理及算法
图14.27树的正则化举例4.4.4算例4.5案例分析4.5.1矿区地表地形及地表标高模型4.5.2矿体及块状品位模型4.5.3相关技术经济参数4.5.4优化结果4.5.5境界分析4.6小结5境界优化与边界品位5.1露天矿边界品位的计算模型5.2案例矿床模型5.3给定条件下境界和总利润随边界品位的变化5.3.1境界总利润随生产边界品位的变化特征5.3.2境界总利润随设计边界品位的变化特征5.4不同技术经济条件下境界和总利润随边界品位的变化5.5技术经济参数出现较大变化而境界不变对总利润的影响
5.6小结6全境界开采的生产计划优化理论与模型6.1相关概念与定义6.2优化定理6.3优化模型6.4动态规划模型6.5枚举模型6.6储量参数化模型6.7小结7全境界开采的生产计划优化算法与应用7.1地质最优开采体序列的产生算法7.2可行计划路径7.3动态规划算法7.4枚举算法7.5算法应用与评价7.5.1输入数据7.5.2地质最优开采体序列7.5.3生产计划优化结果7.6小结8最终境界与生产计划的整体优化8.1地质最优境界8.2地质最优境界序列的产生算法8.3境界与生产计划整体优化算法
8.4案例应用与分析8.4.1给定技术经济条件的优化结果8.4.2精矿价格对最佳方案的影响8.4.3精矿价格和生产成本随时间变化对最佳方案的影响8.5境界和生产计划整体优化与单独优化的对比8.6小结9分期开采优化9.1分期方案优化原理9.2分期方案优化模型9.3分期方案优化算法9.4分期方案优化案例9.5分期开采计划优化原理9.5.1相关概念与定义9.5.2可行采场状态的产生算法9.5.3开采计划优化原理9.6分期开采计划优化模型9.7分期开采计划优化算法9.8小结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露天矿开采方案优化-理论.模型.算法及其应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0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