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
页数:316页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90155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第十三辑。书稿收入论文二十六篇, 涉及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岷江流域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四川名人资源研究、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全国各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等。
作者简介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是四川省教育厅和西华大学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繁荣学术文化共建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它集地方文化资源的学术研究、保护与开发于一体,是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学术研究与应用开发相结合,保护文化资源与开发文化资源相结合,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与文化管理部门的工作相结合,研究学术、传承文明,致力于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努力建立文化研究—资源保护—应用开发三位一体的研究格局,为构建和谐四川和建设文化强省做贡献。
本书特色
该书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文集,本书为第十三辑。书稿收入论文三十余篇,涉及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岷江流域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四川名人资源研究、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全国各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等。
目录
·岷江流域文化研究·
行走田野:2016岷江流域考古工作掠影
都江堰治水理念述略
叠溪地震次生洪灾史料解读
·四川历史名人研究·
试析“民者天下之本”的苏轼
唐庚创作实践对苏轼文风的继承
杨升庵
——为中华民族成长做出贡献的伟大哲人
论杨慎、黄峨夫妇的离思之作
吕潜年谱
白莲教战乱的宏伟史诗
——张问陶的战乱诗歌与军事思想考述之二
·四川地方史研究·
宋末泸州抗元义士先坤朋家世考略
四川清代族谱编修和字辈问题研究
防区制时代四川的烟土与禁烟研究
唐贡荔枝贡地小探
·四川当代文学研究·
阳翰笙评传(二)
论李明春先生的小说《生死纠缠》
钟正林小说《山命》中的生态观浅析
·文学与文化传承·
略论《颜氏家训》对传承民族精神与熏染人文素质的贡献
韩国诗话中的李白
杜甫及其诗歌对蒙学的影响
——以《千家诗》为中心的讨论
胡应麟诗歌创作对杜甫的追摹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节日:侗歌传播和传承的文化空间
——以龙额古邦侗寨“赶歌坪”为例
彝族“德古”调解习惯法对刑事司法中的作用及启示
·开发与应用·
遗产·人居·景观:北疆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以包头地区为例
与时俱进:故宫“世界文化遗产”该何去何从?
·口述历史·
原川军将领口述历史(下)
藏报:一生的寻宝游戏
——专访成都李彬报纸博物馆创始人
行走田野:2016岷江流域考古工作掠影
都江堰治水理念述略
叠溪地震次生洪灾史料解读
·四川历史名人研究·
试析“民者天下之本”的苏轼
唐庚创作实践对苏轼文风的继承
杨升庵
——为中华民族成长做出贡献的伟大哲人
论杨慎、黄峨夫妇的离思之作
吕潜年谱
白莲教战乱的宏伟史诗
——张问陶的战乱诗歌与军事思想考述之二
·四川地方史研究·
宋末泸州抗元义士先坤朋家世考略
四川清代族谱编修和字辈问题研究
防区制时代四川的烟土与禁烟研究
唐贡荔枝贡地小探
·四川当代文学研究·
阳翰笙评传(二)
论李明春先生的小说《生死纠缠》
钟正林小说《山命》中的生态观浅析
·文学与文化传承·
略论《颜氏家训》对传承民族精神与熏染人文素质的贡献
韩国诗话中的李白
杜甫及其诗歌对蒙学的影响
——以《千家诗》为中心的讨论
胡应麟诗歌创作对杜甫的追摹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节日:侗歌传播和传承的文化空间
——以龙额古邦侗寨“赶歌坪”为例
彝族“德古”调解习惯法对刑事司法中的作用及启示
·开发与应用·
遗产·人居·景观:北疆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以包头地区为例
与时俱进:故宫“世界文化遗产”该何去何从?
·口述历史·
原川军将领口述历史(下)
藏报:一生的寻宝游戏
——专访成都李彬报纸博物馆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