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坚守与吸纳

封面

作者:姚凤王晓

页数:408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26624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国际理解教育”为理论指导,以区域性教育国际化建设为依托,针对公办小学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以“坚守与吸纳”——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为抓手,建构凸显“规则礼仪、民族精神、科学素质、人文素养”育人目标的,培养具有民族情怀与全球眼光的新时期小公民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架构,同时通过“学科渗透、专题教育、主题活动”三条途径,构筑了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路径与方法。本书提供的可操作的对策、实施路径与有效方法,对大多数公办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与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姚凤 1974年4月生,现为上海七宝明强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曾任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副校长、上海市闵行区马桥实验小学校长兼书记等职。曾获全国小学作文优质课一等奖、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全国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二等奖、市教学论文一等奖、区首届闵教杯教学论坛一等奖等,多篇论文刊登在《现代教学》、《当代教育家》等核心期刊上。曾参加上海市第三期“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小学语文名师班、上海市中小学初任校长研修班、全国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等。现任闵行区小学语文骨干基地主持人,主持的《“3E”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路径的探索》、《建立“话吧”——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兴趣的实践研究》、《新开办学校开发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探新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诗画作文探新研究》等区级科研项目,历获区级课题成果评比一等奖。 王晓 1960年3月生,现为上海七宝明强小学科研室主任,高级教师。曾任上海崇明县实验小学副校长、上音荟思实验学校学导部主任、协和双语尚音学校行政管理部主任等职。先后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六一育苗奖”、上海市优秀艺术教师、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第二届上海市优秀教育科研员等荣誉。1992年起主持研究了2个上海市级课题、1个市级青年教师课题,分获第二、三届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二、三等奖,1个结题评估等级良好;作为主要研究者,还参与1个市级规划课题、1个市级重点课题研究,分获结题评估等级良好与优秀。2014年与顾文秀校长合作,出版发行了隶属“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三——合作校变革史丛书之一的《生命自觉:新型教育者的成长之路》一书。

本书特色

“规则礼仪、民族精神、科学素质、人文素养”为育人目标

目录

第一章 走向地球村:营造人类共同的家园
第一节 全球化——国际理解教育的由来
一、时代背景
二、方针及标准
第二节 他山石——国际理解教育的域外经验
一、日韩等东亚国家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实践综述
二、欧美等国家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实践综述
第三节 中国梦——国际理解教育的本土实践
一、孕育国际理解教育本土实践的土壤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本土探索
三、国际理解教育的反思与创新
第二章 百年新起点:顺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第一节 明晰“国际理解教育”新内涵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内涵
三、“国际理解教育”的关键词梳理
第二节 寻找“国际理解教育”新起点
一、从生存环境中寻找“国际理解教育”的起点:“我是谁?”
二、从文化根基的土壤上确立“我以怎样的姿态走向世界?”
三、坚守与吸纳——“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旋律
第三节 打造“国际理解教育”新生态
一、成长四季:基于时间的生命成长
二、七彩童年:基于空间的生命实践
第四节 创建“国际理解教育”新资源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师资源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资源
三、“国际理解教育”的专家资源
第三章 育人新架构:为了每个生命的成长
第一节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开发路径
一、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
二、学校课程的自主开发
三、海外课程的本土融通
第二节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
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理念支撑
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建构模型
三、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育人目标
第三节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五要素”
一、课程理念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实施
五、课程评价
第四章 推进新路径:打通课程内外的勾连
第一节 学科渗透为普及
一、学科文本的内涵挖掘
二、教学内容的有机拓展
三、艺科课程的课外延伸
第二节 专题教育求深化
一、民族精神的传承
二、海外课程的吸纳
第三节 主题活动重体验
一、主题庆典仪式
二、国际文化体验节
三、中外姊妹校互访活动
四、海外课堂体验活动
第五章 聚焦新素养:推进多元立体的评价
第一节 评价理念与指标
一、评价理念
二、评价体系
三、评价指标
第二节 评价原则与方法
一、评价原则
二、测评方法
第三节 实施评价及分析
一、测评案例
二、问卷调研案例
第六章 校园新景观:营建和美校园之魅
一、校园十景
二、爸爸的书架
三、午间“微社团”
四、校园学生电视台
第七章 成长新故事:点亮生命成长之光
一、在明礼强行中习规则礼仪
二、在文化传承中强民族精神
三、在探索创新中育科学素质
四、在多元舞台中修人文素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坚守与吸纳》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0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