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永芹
页数:24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1246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绿色发展观是发展理念上具有创新性的发展观,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出发,系统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共产党人在绿色发展实践和理论方面的孜孜探索,为读者梳理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图谱及对当下的启示。当前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衡量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准之一,践行绿色发展愈发关键和紧迫,本书对绿色发展途径的探讨给人们以启发和思考。
作者简介
王永芹,女,邯郸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科研处处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在各级各类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省级课题8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已发表相关文章5篇,主持与绿色发展相关的省、市课题3项。
本书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迅猛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然而,在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下,人们对自然进行了不加约束的开采和利用,生态秩序受到破坏,人与自然关系产生异化,经济社会陷入发展—污染—再发展—再污染的恶性循环中。人类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变革性反思,重新审视和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盲目服从、盲目改造到自觉掌握、能动利用自然,以自然可承受的消耗获得较大社会福利,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共同演进,人、社会、自然三大系统的和谐统一。绿色发展观是既要人类社会发展,又要建设有序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发展观。它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回答了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作者认为,绿色发展观是对既往传统发展理念的根本超越,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才有可能从根本解决当代中国的生态问题。全文共分六章,最章主要阐述绿色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从当代人类发展的实践困境、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三个方面,论述绿色发展观产生的实践动因、思想动因、社会现实动因。第二章主要阐述绿色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绿色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保护思想以及西方现代发展观的批判是绿色发展观的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则对绿色发展观的产生、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三章阐述绿色发展观的主要特征。以人为本与以生态为本的统一为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式;以降低消耗、成果共享为主要目标;以人和自然各自得到发展空间,又相促相长,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是绿色发展观的主要特征。第四章主要阐述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探索及绿色发展观的当代价值。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就包含了绿色发展的意蕴;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加剧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但同时也促进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探索全面展开。绿色发展观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当代实践的新成果;它促进了世界文明向度的东方转换;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第六章主要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最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发展,从美丽中国到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形成了我国当代绿色发展观理论体系。第六章主要阐述绿色发展观的实践路径。从绿色价值观念的树立、绿色生产方式及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绿色制度和绿色文化的构建等方面分析绿色发展观的实践路径。
目录
第一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困境
第二节 全球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绿色发展观的思想来源与理论指导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思想
第二节 对西方现代发展观的理性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绿色发展观的实践发轫
第一节 毛泽东绿色发展思想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绿色发展思想实践探索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绿色发展思想评析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绿色发展观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邓小平绿色发展思想
第二节 江泽民绿色发展思想
第三节 胡锦涛绿色发展思想
第五章 新时代绿色发展观的全面形成
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思想在实践中丰富与发展
第二节 新时代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六章 绿色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发展理念的创新性
第二节 发展方式上的生态性
第三节 发展成果上的共享性
第四节 发展目的的人本性
第七章 绿色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绿色发展观开辟发展新境界
第二节 绿色发展观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
第八章 绿色发展观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加快国民绿色价值观念的转变
第二节 促进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 加快绿色生活方式的养成
第四节 大力普及绿色文化与科技
第五节 完善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