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乐才
页数:212页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41921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对环境问题的探讨持续吸引着政界与学界的广泛关注,鉴此,本文以污染生产要素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污染红利形成的机理以及污染红利的抑制,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我国污染红利的形成是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竞争、地区行政垄断以及收入差距等联合导致的结果。其次,污染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中小企业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再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污染红利的抑制也日益严格,虽然目前我国污染红利抑制政策还有很多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但其对污染红利抑制取得了较好的抑制绩效,使2010年之后我国污染要素作为红利的现象正逐渐消失。本文的研究表明,为了实现我国的生态文明,我们应进一步采取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产业政策体系等若干抑制污染红利的措施,使得美丽中国的宏伟愿景在我国能真正实现。
作者简介
张乐才,湖南益阳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资源产业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3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专业博士后出站;现就职于中共杭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已发表文章30多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0多篇;主持纵向课题(省部级课题和市厅级课题)10多项,横向课题20多项。
本书特色
对环境问题的探讨持续吸引着政界与学界的广泛关注,鉴此,本文以污染生产要素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污染红利形成的机理以及污染红利的抑制,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我国污染红利的形成是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竞争、地区行政垄断以及收入差距等联合导致的结果。其次,污染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中小企业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再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污染红利的抑制也日益严格,虽然目前我国污染红利抑制政策还有很多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但其对污染红利抑制取得了较好的抑制绩效,使2010年之后我国污染要素作为红利的现象正逐渐消失。本文的研究表明,为了实现我国的生态文明,我们应进一步采取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产业政策体系等若干抑制污染红利的措施,使得美丽中国的宏伟愿景在我国能真正实现。
目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污染红利理论概述
第一节 污染的形成
第二节 污染要素概述
第三节 污染红利概念及其特征
第四节 污染红利导致污染集聚
第五节 污染红利的发展阶段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污染红利的形成
第一节 环境禀赋转化为污染红利的约束机制研究
第二节 地方政府竞争与污染红利的形成
第三节 地区行政垄断与污染红利的形成
第四节 收入差距与污染红利的形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染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一节 污染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
第二节 污染红利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三节 污染红利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染红利抑制
第一节 污染红利抑制政策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我国污染红利抑制的政策工具
第三节 我国污染红利抑制政策的抑制绩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第一节 本书结论
第二节 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