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鹏著
页数:20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1018630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为了适应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各国政府纷纷推动信息化项目建设,期望通过改进治理能力及方式,为公众提供更满意的公共服务。然而,传统政府治理过程和先进技术项目的协调过程是连续动态变化的,这其中既蕴藏着发展机遇,也充满了严峻挑战。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解释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内在规律,从技术与制度的双向调试视角重新理解互联网+政务服务,并为地方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本书的特色在于,本书视“互联网+政务服务”为电子政务技术和政务服务提供的连续交互过程,在权衡结果和过程两向维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新识别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依据网络治理理论的研究进展,重新弥合了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的影响因素,为地方政府决策者及管理者提供了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李鹏 男,1978年生,管理学博士,汉族。现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副教授,硕士生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有政务服务创新、社会风险治理。现已出版专著4本,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软科学》、《城市发展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本书特色
为了适应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各国政府纷纷推动信息化项目建设,期望通过改进治理能力及方式,为公众提供更满意的公共服务。然而,传统政府治理过程和先进技术项目的协调过程是连续动态变化的,这其中既蕴藏着发展机遇,也充满了严峻挑战。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解释我国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内在规律,从技术与制度的双向调试视角重新理解互联网 政务服务,并为地方政府“互联网 政务服务”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本书的特色在于,本书视“互联网 政务服务”为电子政务技术和政务服务提供的连续交互过程,在权衡结果和过程两向维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新识别了“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依据网络治理理论的研究进展,重新弥合了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的影响因素,为地方政府决策者及管理者提供了政策建议。
目录
第一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主题与研究呈现
第一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主题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路径选择
二、从电子政务到“互联网+政务服务”
三、服务创新领域的相近研究进展
四、服务创新视角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研究现状
五、“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践所呈现的研究空间
第二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维度的研究进展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分析的双重维度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研究路径的类型化描述
三、政务技术的再解释
第三节 政务技术与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过程的关系研究
一、以技术为核心的研究路径
二、以行动者为核心的研究路径
三、以组织为核心的研究路径
第四节 创新绩效导向的政务技术研究进展
一、绩效产出路径
二、绩效结果路径
三、绩效贡献路径
第二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制度因素与分析要素
第一节 政务技术背后的制度因素
一、作为权力运行规则的制度
二、制度安排及制度替代
第二节 重新理解地方政府及其服务创新行为
一、地方政府
二、行动者行为
三、政务服务行为
第三节 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过程的技术制度调试
一、政务技术系统的技术嵌入作用
二、政务服务的制度形塑
第三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技术制度双向调试分析
第一节 技术一制度一行为的系统分析思路
一、新制度主义的中观视角
二、政务服务行为的中观分析思路
三、政务服务行为的结构和产出
第二节 技术制度双向调试的影响因素
一、相关概念间关系
二、技术维度的嵌入关系
三、制度维度的形塑关系
第三节 技术制度双向调试的概念模型
第四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行为实证模型
第一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路径依赖特征
一、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路径依赖特征
二、路径依赖特征的研究讨论
第二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政务服务创新行为的关键要素
二、基于战略目标的行动者行动策略
第三节 政务服务创新行为实证分析模型
一、以公务员群体为中心的观察路径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一制度一行为”分析路径
第五章 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过程的创新绩效评估模型
第一节 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过程的绩效管理过程
一、战略目标导向阶段
二、政府成本收益导向阶段
三、政务技术和政务服务相匹配的绩效导向阶段
第二节 政务服务创新绩效的观察路径
一、政务服务创新绩效变化的观察过程
二、政务服务创新绩效变化的平衡计分卡模型
第三节 公务员感知型政务服务创新绩效评价模型
一、公务员感知型政务服务创新绩效变化
二、感知型政务服务创新绩效的实证模型
第四节 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的实证模型拟合
一、“技术一制度~行为一绩效”模型
二、创新绩效导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证模型
三、创新绩效导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证研究假设-
第六章 创新绩效导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证分析
第一节“互联网+政务服务”调查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范围
二、研究对象确定
三、调查方法选择
四、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第二节 政务技术影响政务服务创新绩效的量表开发
一、量表设计
二、量表开发流程
三、量表题项开发
四、量表分析方法
第三节 数据收集方法及样本基本信息
第七章 政务技术影响政务服务创新绩效评价
第一节 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一、政务服务行为的项目一总体相关系数分析
二、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效度检验
第二节 研究讨论
一、样本数据的方差分析
二、实证模型及数据的结构方程分析
第三节 相关研究讨论
一、公务员政务技术使用的研究讨论
二、制度形塑作用的相关讨论
三、政务服务行为一创新绩效变化的相关讨论
第八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实现建议
第一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实现的类型化
一、实证分析所呈现的创新目标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路径的类型化
第二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过程中的公务员作用
一、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路径Ⅰ的建议
二、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实现路径Ⅱ的建议
第三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活力的引导建议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治理网络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治理网络的顶层设计
三、信息惠民试点工程建设的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政务技术影响政务服务创新绩效调查问卷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