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封面

作者:梁宇著

页数:330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660087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探讨靠前汉语教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它既是教材规划和编写实践的现实需要与发展途径,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本书从靠前汉语教材和评价的基础理论出发,提出并解读了新型靠前汉语教材观,并以此作为教材评价的宏观指导思想。同时,以教材评价的主要类型、评价主体和具体评价方法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教材评价的方法论。随后,从专家、教师、学生三个角度为建构评价标准体系开展了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梁宇,女,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编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曾公开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参与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4年至今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从事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出版,策划出版了10余个系列300多种教材教辅和文化图书,曾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百余种图书实现版权输出,在教材研究、教材研发和国际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录

第一章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研究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研究的意义
一、国际汉语教材发展现状
二、影响国际汉语教材建设的因素
三、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第二节 语言教材评价研究综述
一、国外第二语言教材评价研究
二、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研究
第二章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的本质
第一节 对国际汉语教材的认识
一、教育学范畴的教材
二、第二语言教学范畴的教材
三、国际汉语教材
第二节 对评价的认识
一、评价的内涵
二、评价的构成
三、评价标准
第三节 对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的认识
一、国际汉语教材的价值体现
二、国际汉语教材的主体需要
第三章 树立新型国际汉语教材观
第一节 教材观与教材评价
一、教材观
二、教材观与教材评价
第二节 传统的对外汉语教材观
一、典型的对外汉语教材特征
二、传统对外汉语教材观的主要内容
三、汉语国际传播背景下对外汉语教材遭遇发展瓶颈
第三节 新型国际汉语教材观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一、新型国际汉语教材观的理论基础
二、新型国际汉语教材观的实践基础
第四节 新型国际汉语教材观
一、树立新型国际汉语教材观的意义
二、新型国际汉语教材观的主要内容
三、新型国际汉语教材观的特点
第四章 国外第二语言教材评价量表评述
第一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英语教材评价量表评述
一、量表列举
二、量表评述
第二节 21世纪国外英语教材评价量表评述
一、量表列举
二、三份评价量表评述
第三节 北美外语教材评价量表评述
一、量表列举
二、美国ACTFL教材评价量表评述
第五章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方法论研究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材的评价类型
一、根据教材评价性质的分类
二、根据教材使用阶段的分类
三、根据教材评价目的的分类
第二节 国际汉语教材的评价主体
一、内部评价者
二、外部评价者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第三节 国际汉语教材的评价方法
一、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的主要方法:量表法
二、指标从哪里来:文献研究法
三、指标如何确定:两种截然相反的专家调查法
四、权重如何确定:层次分析法
五、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的动态方法
第四节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的方法论探讨
一、评价方法与评价方法论
二、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的研究方法综述(1998—2014年)
三、正确认识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的研究对象
四、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方法论
第六章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的专家访谈研究
一、焦点团体访谈的设计
二、访谈内容与分析
第二节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的教师调查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数据分析
三、结论与思考
第三节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的学习者调查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数据分析
三、结论与思考
第七章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的确立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
一、总体目标与基本思路
二、确立原则与基本框架
三、主要内容
第二节 国际汉语教材的适配性
一、适配性的背景和理据
二、适配性的内涵
三、适配性在标准中的体现
四、适配性在教材编写中的实现途径
第三节 国际汉语教材的情感性
一、情感的重要地位
二、情感性的内涵
三、情感性在标准中的体现
四、情感性在教材中的实例
第四节 国际汉语教材的活动性
一、课堂活动与教材活动
二、教材活动的功能转变
三、以活动为主线的教材编写原则
四、教材活动的类型
五、活动性在标准中的体现
六、活动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研究的理论思考
一、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的理论基石:正确认识国际汉语教材
二、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的顶层设计:“四位一体”的新型教材观
三、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的方法保障:综合评价方法论
四、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的实证研究:教材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体系模型的设想
一、国际汉语教材评价体系模型
二、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国际汉语教材评价·学习者调查问卷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国际汉语教材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00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