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增来著
页数:137页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120419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系统地回顾了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文献, 根据已有文献考察了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和货币政策协调的分析框架。在开放经济中对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沿着M-F-D模型和NOEM模型而展开。虽然M-F-D模型简单直接, 但缺乏微观基础且只有有限的解释与预测能力, 而NOEM模型则克服了M-F-D模型的缺陷并能够进行严格意义的福利分析。通过对M-F-D模型和NOEM模型的比较, 本书认为NOEM模型更能够适合分析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和协调的分析范式。其次, 本书利用SVAR模型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双向冲击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再次, 本文利用NOEM分析范式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福利收益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 本文分析了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方案的选择。研究表明, 依据进行政策协调的方式,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两种机制: 即相机性协调与规则性协调。在当前条件下,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机制选择是相机协调。在选择相机协调的同时, 在综合命协调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汇率目标区方案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
作者简介
李增来,安徽池州人,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铜陵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主要教学课程为金融市场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和金融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在《经济与管理研究》《财经问题研究》《经济与管理》《区域金融研究》《新金融》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结构与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贡献与不足
第二章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文献回顾
第一节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传导路径
第二节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和协调的分析范式
第三节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和协调的分析范式选择:是M-F-D还是NOEM模型?
第三章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一般均衡模型
第二节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动态冲击效应研究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动态冲击效应研究
第四章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外部经济特征
第二节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福利收益
第五章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方案选择
第一节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推动因素
第二节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机制与方案选择
第三节 汇率目标区方案的实证研究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结构与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贡献与不足
第二章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文献回顾
第一节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传导路径
第二节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和协调的分析范式
第三节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和协调的分析范式选择:是M-F-D还是NOEM模型?
第三章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一般均衡模型
第二节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动态冲击效应研究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动态冲击效应研究
第四章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外部经济特征
第二节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福利收益
第五章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方案选择
第一节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推动因素
第二节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机制与方案选择
第三节 汇率目标区方案的实证研究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