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英)余海岁(HaiSuiYu)著
页数:38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305706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对从早期经典到新近发展的岩土介质塑性理论及相应分析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首先,介绍了连续介质力学与经典弹塑性理论的基础知识;其次,论述了理想塑性、硬化塑性与临界状态塑性、多重屈服面与边界面塑性、非共轴塑性以及无屈服面塑性等系列非线性岩土材料塑性理论模型;最后,呈现了岩土工程边值问题的系列求解方法,包括弹塑性严格解析、滑移线场极限分析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等方法及实现要点。
作者简介
Hai—Sui Yu(余海岁)出生于皖南徽州。世界著名岩土力学和工程专家。1990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博士。201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并入选世界名人录。现任世界百强名校英国利兹大学常任副校长及岩土工程学教授。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诺丁汉岩土力学中心主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及工学部主任,是诺丁汉岩土力学中心创始人。
曾获2000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最高奖——Telford金奖,2014年国际岩土力学计算方法及进展协会最高荣誉——卓越贡献奖,以及2015年度英国岩土工程协会最佳论文奖章。
余海岁不仅在学术上成就卓著,蜚声中外,在诗词方面也是造诣深厚。著有诗词集《心相忆》(现代教育出版社)和《天涯梦回》(作家出版社)。
本书特色
本书对从早期经典到新近发展的岩土介质塑性理论及相应分析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首先,介绍了连续介质力学与经典弹塑性理论的基础知识;其次,论述了理想塑性、硬化塑性与临界状态塑性、多重屈服面与边界面塑性、非共轴塑性以及无屈服面塑性等系列非线性岩土材料塑性理论模型;最后,呈现了岩土工程边值问题的系列求解方法,包括弹塑性严格解析、滑移线场极限分析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等方法及实现要点。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目的与范围
1.2 历史简顾
1.2.1 弹塑性应力一应变关系
1.2.2 塑性求解方法
1.3 连续与离散的方法
1.4 符号约定
参考文献
第2章 连续介质力学基础
2.1 引言
2.2 应力状态与平衡
2.2.1 二维单元
2.2.2 三维应力单元
2.3 应变和相容性
2.3.1 二维单元
2.3.2 三维单元
2.4 弹性应力一应变关系
2.4.1 平面应力条件
2.4.2 平面应变条件
2.4.3 三维条件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塑性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屈服准则
3.3 塑性势和塑性流动法则
3.4 最大塑性功原理
3.5 应变硬化和理想塑性
3.6 德鲁克稳定性公设
3.7 等向硬化和随动硬化
3.7.1 等向硬化
3.7.2 随动硬化
3.7.3 混合硬化
3.8 一般的应力一应变关系
3.8.1 等向硬化
3.8.2 随动硬化
3.9 历史评述
参考文献
第4章 弹塑性问题的一般性定理
4.1 引言
4.2 虚功原理
4.3 唯一性原理
4.3.1 应力率和应变率的唯一性
4.3.2 应力唯一性
4.4 最小值和变分原理
4.4.1 弹性材料
4.4.2 弹塑性材料
4.5 极限分析的塑性破坏理论
4.5.1 引言
4.5.2 塑性破坏的恒应力理论
4.5.3 塑性破坏的下限定理
4.5.4 塑性破坏的上限定理
4.5.5 拓展至非关联塑性流动
4.5.6 历史简评
4.6 安定定理
4.6.1 Melan下限安定定理
4.6.2 Koiter上限安定定理
4.6.3 历史简评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 理想塑性理论
5.1 引言
5.2 弹性模型
5.2.1 线弹性
5.2.2 非线性弹性
5.3 黏性土的塑性模型
5.3.1 Tresca模型
5.3.2 vonMises模型
5.4 摩擦材料的塑性模型
5.4.1 莫尔一库仑模型
第6章 等向硬化与临界状态塑性理论
第7章 多面和边界面塑性理论
第8章 非共轴塑性理论
第9章 无预先屈服准则的塑性理论
第10章 弹塑性问题的严格解析分析
第11章 滑移线分析
第12章 极限分析
第13章 安定分析
第14章 有限元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