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小建
页数:39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401987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经济地理学(第2版)》第1版是教育部推荐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地理学规划教材。 《经济地理学(第2版)》追溯20世纪以来的经济地理学发展,以特点鲜明的框架,从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企业)入手,研究单一企业(单部门、多部门、跨国及全球企业)区位、区域内企业关联及区域发展、区域间经济联系以及经济活动全球化。并简要介绍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及近年来的经济地理学新进展。突出基本理论并注重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实际相结合,是与发达国家经济地理学教育接轨并具中国特色的教材。 《经济地理学(第2版)》既可作为大学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经济学、管理学、规划学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区域开发规划、城市规划、区域政策、市场策划、企业咨询等方面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李小建,男,1954年8月出生,博士,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7项,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18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6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出版(含合作)著作20种。代表性著作有:《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经济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本书特色
本书最版是教育部推荐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地理学规划教材。修订版又被列为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教材,全国高等教育地理类专业公共核心课程教材。本书追溯20世纪以来的经济地理学发展,以特点鲜明的框架,从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企业)入手,研究单一企业(单部门、多部门、跨国及全球企业)区位、区域内企业关联及区域发展、区域间经济联系以及经济活动全球化。并简要介绍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及近年来的经济地理学新进展。突出基本理论并注重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实际相结合,是与发达国家经济地理学教育接轨并具中国特色的教材。
本书既可作为大学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经济学、管理学、规划学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区域开发规划、城市规划、区域政策、市场策划、企业咨询等方面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 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
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 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六、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 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三、知识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影响的特点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五、理论的局限性
第二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的局限性
第三节 其他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
第二篇 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第三篇 经济活动全球化
第四篇 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与新近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