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英)肯尼思·格雷厄姆
页数:22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201378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柳林风声》是一部妙趣横生的儿童小说,书中塑造了几个可爱的动物形象:胆小怕事但又生性喜欢冒险的鼹鼠,热情好客、充满浪漫诗趣的河鼠,侠义十足、具有风范的老獾,和喜欢吹牛、臭显、追求时髦的蛤蟆——他们生活在河岸或者大森林里,有乐同享,有难同当。为了教育连连闯祸的蛤蟆,其余三个动物煞费苦心,对他说服教育;当蛤蟆的住宅被黄鼠狼们霸占以后,他们联合起来,齐心协力,用智慧战胜了比他们数量多得多的黄鼠狼,蛤蟆也从此改正身上的毛病,变成了一个好蛤蟆。此次收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特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导读”,书后有“知识链接”,以给青少年朋友以必要阅读指引和知识积累。
作者简介
肯尼思·格雷厄姆(1859-1932),英国著名童书作家,生于爱丁堡,父亲是律师。格雷厄姆年轻时很想进牛津大学读书,但因当时家境不好,未能如愿,后来潜心写作,先后出版了童话故事集《黄金时代》和《梦想的日子》,给他带来了文坛上的声誉。
格雷厄姆结婚很晚,生有一子。这个孩子生下来眼睛就有残疾,但格雷厄姆夫妇对他抱有很大希望。孩子小的时候,格雷厄姆每天给他讲故事,《柳林风声》就是格雷厄姆哄儿子睡觉时顺嘴讲的童话。后来,《柳林风声》得以出版,读过他前两本书的人感到失望,因为故事的主角不是人而是动物,但是书很畅销,不到十年就再版了二十多次。格雷厄姆去世后,他的名字就与《柳林风声》联系在了一起。
本书特色
柳林风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版/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新课标推荐必读/版本完善,编校精良,助力成长
(1)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2017年9月起,全国中小学开始使用教育部统编的《语文》教科书。高中统编语文教科书也将于不久的将来投入使用。统编语文教科书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先生任总主编,理念是更加注重“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其最大特色,是鼓励、要求学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阅读中,文学名著、名作的阅读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此,教材专门设置了“名著导读”栏目,举例讲述阅读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统编教材的另一特色是加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内容,对于让中小学生铭记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2017年年底,修订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开始使用,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一样,强调学生要尽可能多地进行文学名著和名作的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文学阅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被空前提高。
(3)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丛书,2001年改版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热烈欢迎。十几年来,秉承专业、严谨的作风,丛书吸取教育专家和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历经四次改版及修订。截至目前,累计发行量已达8000多万册,发行码洋突破15.5亿元,成为出版界的传奇。
为配合国家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广大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服务,我社在总结“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出版经验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名师,经过认真讨论、深入调研,推出了这套“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
(1)书目全:收入图书136种,比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最新版)”68种多了近乎一倍。均为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目。其中小学部分28种,初中部分49种,高中部分59种。涵盖了古今中外主要的文学经典,基本能满足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整个成长过程中的阅读需要。
(2)重量级顾问团队:丛书编辑出版过程中,我们延请了多位重量级专家担任顾问,如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中语会理事长顾之川先生等。他们不仅在语文教育方面建树颇伟、见解颇深,有多位专家还参加了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新课标”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3)多种专有版权图书被收入书目:丛书依托我社雄厚的作者资源和版本资源,书目中多种图书为其他出版社所无,如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郭沫若《女神》、茅盾《子夜》、巴金《家》、钱钟书《围城》、杨绛译《堂吉诃德》、吴钧燮译《简·爱》等。
(4)版本精:各书版本均是我社经过多年积淀之后的定本,其编辑者、整理者、校注者、译者均为重量级的专家学者,读者评价及口碑良好。我们力争为读者奉献靠得住、值得信赖的善本。
(5)各书均为完整、未删节版;既不随意删改作品内容,也不破坏作品结构:丛书编辑过程中,教育部统编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给予了“去课程化”和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契约”的指导性意见,即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阅读感受,引导他们把阅读变成一种兴趣。因此,本丛书严格保证作品内容的完整性和结构的连续性,既不随意删改作品内容,也不破坏作品结构,随文安插干扰阅读的多余元素。
(6)高附加值:大部分图书尤其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图书都带有在各自领域负有盛名的重要专家和优秀编辑历多年之功磨出的权威注释。很多图书配有名家所作精美插图。
(7)“导读”和“知识链接”助力学生阅读和考试:每书的卷首配导读文字,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作品成就与特点;卷末附知识链接,提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更充分、深刻地理解作品。
(8)颜值高:此次改版,对书的整体形象、书感进行了大幅度改进,书的颜值更高。
开本由原来的大32开改为小16开,成品尺寸改为154最220mm。字号变大,行距更加舒朗,看着更舒服,更照顾学生的阅读实际。
封面重新设计,颜色更明朗清新,风格更鲜丽活泼,更契合青少年读者的审美趣味。
总而言之,“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不仅版本完善,注释详尽,译文准确,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而且整体书感更棒,美誉度及性价比更高,相信会成为广大中小学生朋友的良师益友和家庭的第一藏书。
4.精良的版本——丛书的突出优势我社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出版社之一,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六十多年来,坚持“古今中外,提高为主”的出版方针,不遗余力打造精品,成为文艺类图书和语文读物出版的重镇。
(1)相比于很多出版社,我社具有先天优势,建国之初出版资源稀缺,使我们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翻译家和学者,聚拢了一批优秀的原创作品、翻译文本、古典选本。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很多著名作者都在我社出过书,很多著名专家学者都帮我社做过一些重要出版物的整理、注释、编校工作。很长一个时期,我社是作为一个出版机关存在的,而并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我社的很多图书的出版整理,跟国家的文化导向密切相关,很多项目即为受国家所托整理出版。这一过程中,国家专门调集人力、调拨资金予以支持。《鲁迅全集》、《茅盾全集》、校注本《红楼梦》的出版就是非常鲜明的例子。这样的情况现在恐怕很难再有,很难再有一个出版社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因此,这批版本才显得弥足珍贵,难以复制。
(2)现在的社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出版业也不例外。快节奏也成为出版业的常态。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好好打磨一本书。而我社很多版本的书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或80-90年代,那时候每年出书的品种较少,大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好好打磨一本书,相对来说,更容易制造精品。
(3)高频次的重印,使我们有机会吸收各方意见,不断对图书进行修订打磨,使之逐渐完善,最后成为精品。
(4)专业的编辑和校对团队保证了书稿的编辑质量。
我们坚持三审三校,力争把错误率降至最低。我社是现在仍拥有校对科的少数出版社之一。出版讲究的是工匠精神,慢工出细活,这方面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在努力实践。
(5)现在社会上很多同类书,粗制滥造,贻害无穷,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a. 版本来路可疑:外国文学没有翻译者,古典文学没有注释者。抄袭普遍。
b. 内容不完整:大量的改写改编,翻译质量堪忧。现在国家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提倡学生读整本的书,读原著,读一本书的完整版,而不是删节版,这方面,这些同类书做得很不够。
c.没有专业的编辑把关: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一些专业性强的门类,比如外国文学和古典文学。有好多文艺社根本没有外语编辑,也没有古籍编辑,这样很难保证质量。图书出版事关重大,应该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专业事必须由专业人来做。
d.存在严重的编校质量问题:这些图书大多数存在着严重的编校质量问题。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书甚至在封面上就存在着两三处错误,遑论正文。
这些同类书的劣势,正是我社“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的优势。拒绝粗制滥造体现的是人文社的担当和文化责任。
经典名篇是人类思想智慧和审美感受的结晶,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中外经典的整理、译介和出版上有着卓越贡献和值得信赖的品质,“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同样如此。
——著名作家 王蒙我这些年是提倡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的。要给孩子自由阅读的空间,也可以读些“闲书”,这样才能培养兴趣。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品种齐全、版本可靠、质量上乘,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 温儒敏作为专业的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套“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书目完整而全面,在古典名著、外国作品的整理和译介上,也都采用了独家的大师底本,值得推荐!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 曹文轩统编语文教科书陆续使用后,文学阅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空前提高。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紧扣统编教材的内容,充分照顾到了学生拓展阅读的需要,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是一套理想的语文读本。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朱永新“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紧密对接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对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及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均大有裨益。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顾之川这套书不仅有典范文本,还将“知识链接”与导读内容精心组合,为学生更充分、深刻地理解作品及做进一步思考和讨论,提供了必要指引,是中小学生阅读经典的上佳之选。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教育部教师司教师培训专家 苏立康
本书收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是专为中小学生朋友们课内外阅读准备的,版本完善,校勘精良:1.《柳林风声》为经典儿童小说,颇具教育意义,在世界各地都深受欢迎,并被多次拍成电影动画,影响广泛深远。
2. 本版特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导读”,书后有“知识链接”。导读到位,知识点提示翔实,可为青少年朋友的阅读提供必要辅助。
3. 本书另配精美插图多幅,以期让青少年朋友获得双重美感享受。
4.《柳林风声》被列为语文课外推荐读物,对青少年语文学习及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主张,学生语文课外读物的选择一定要考虑版本问题,我社为老字号出版社,是国内文学、语文读物出版的重镇,编校质量上乘,品牌号召力强,在业界素享盛誉,我社版本,是读者朋友们可以放心选择的。
★ 英国广泛传阅、家喻户晓的经典★ 100部英国人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排名第16)★ 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动画★ 语文新课标推荐课外阅读图书
《柳林风声》是一部妙趣横生的儿童小说,书中塑造了几个可爱的动物形象:胆小怕事但又生性喜欢冒险的鼹鼠,热情好客、充满浪漫诗趣的河鼠,侠义十足、具有领袖风范的老獾,和喜欢吹牛、臭显、追求时髦的蛤蟆——他们生活在河岸或者大森林里,有乐同享,有难同当。为了教育连连闯祸的蛤蟆,其余三个动物煞费苦心,对他说服教育;当蛤蟆的住宅被黄鼠狼们霸占以后,他们联合起来,齐心协力,用智慧战胜了比他们数量多得多的黄鼠狼,蛤蟆也从此改正身上的毛病,变成了一个好蛤蟆。
此次收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特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导读”,书后有“知识链接”,以给青少年朋友以必要阅读指引和知识积累。
《柳林风声》是一部让人津津乐道、爱不释手的书。
——美国《纽约时报》
这本《柳林风声》我却是一拿来便从头至尾读完了,这是平常不常有的事,虽然忘记了共花了几天工夫。书里边的事情我也不能细说,只记得所讲的是土拨鼠,水老鼠,獾,獭,黄鼠狼,以及“癞施堂的癞施先生”,和他老先生驾汽车,闹事,越狱等事的。无论这给别位看了觉得怎样,在我总是很满意,……《柳林风声》与《癞施堂的癞施》的确是二十世纪的儿童(一岁到二十五岁!)文学的佳作,值得把他译述出来,只是很不容易罢了。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已经把书中的角色当成了老朋友。
——美国总统罗斯福给作者的信
目录
导读
第一章 河岸
第二章 大路
第三章 野树林
第四章 獾先生
第五章 归家
第六章 蛤蟆先生
第七章 黎明时分的吹笛人
第八章 蛤蟆历险记
第九章 浪迹天涯
第十章 蛤蟆历险续记
第十一章 “他的眼泪就像夏天的暴风雨”
第十二章 浪子归家
知识链接
节选
鼹鼠一整个早上都在他的小屋里忙碌着春季大扫除,丢下扫帚又拿起掸子,又拎着一提桶白石灰水爬凳上梯,扬起的粉尘呛了他的嗓子眯了他的眼,后脊上的黑毛也溅满了白石灰水,弄得他背也痛胳膊也酸。春天已经荡漾在上边的空气中,钻进了下边的泥地里,环绕着他。春天以她那种难以名状的令人躁动不安的精神渗入他低暗的小屋。突然,他一个激灵,把刷子扔在地上,说:“讨厌!拉倒吧!”又说:“去它的春季大扫除!”不等穿上外套就蹿出屋子。有什么东西在上边不依不饶地呼唤着他,他一股劲儿地爬进了狭窄的坡道洞口,上面的砾石车道属于那些更靠近阳光空气的动物们。他又扒又挠又抓,然后顶了一下又顶了一下,再抓再挠再扒,他一边忙乎着,一边对自己叨叨咕咕:“我们上!我们上!”最后,噗!他的鼻子伸进了阳光里,他发现自己滚到了一片暖洋洋的大草坪上。
“爽!”他对自己说,“这可比刷墙爽多了!”阳光热烘烘地照在他的毛皮上,微风轻柔地抚过他发热的额头。那么长时间蛰居在地穴中,鸟儿欢乐的颂歌落入他发木的耳朵里,几乎像是在大喊大叫。有春天的喜悦,有生活的快乐,而没有大扫除的麻烦,他乐得立马四脚一跳,撒着欢儿蹦过草坪,一直跑到远处树篱那边。“站住!”一只老兔子站在树篱口喝道,“留下六便士买路钱来!”急躁傲慢的鼹鼠压根儿不理睬老兔子,倒把兔子吓了一跳,他一溜小跑地擦身过去了,还耍笑其他那些支棱着脑袋从洞穴里朝外张望的兔子们:“洋葱酱!洋葱酱!”兔子们还一点都没想好怎么回嘴,他便一溜烟地跑了。于是兔子们开始互相抱怨起来:“你真是傻帽儿!你干吗不说他——”“好啊!那你干吗不说——”“你也许这么说他就好了——”等等等等,他们总是这么一套。不用说,一切都是马后炮。
所有一切看起来好得都不像是真的,鼹鼠在草坪上这儿那儿到处跑来跑去逛着,沿着树篱丛,穿过矮树林,看见到处是鸟儿们在筑巢,花儿们在绽放蓓蕾,树枝们在发芽——一切都那么快快乐乐,欣欣向荣,忙忙碌碌。不知怎的,在这一片生机中,面对这些勤勉的芸芸众生,他只想做一只无所事事的动物,而不想让“刷墙”什么的念头纠缠自己。毕竟,假日中最快活的不是自己休息,而是叉着手看别人在那儿忙碌。他随意地四处闲逛着,以为自己到了快活的极点,这时候,一条充盈丰涨的大河突然在他眼前展现。他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条河——这样光滑如镜,蜿蜒曲折,像是躯体饱满的动物一样的河流。它在那儿追逐着,抚弄着,汩汩流淌中紧紧抓住什么东西,又大笑着放开,再去缠上一个要挣脱开去的新玩伴,那个玩伴又被它抓在手中。一切都在颤动、鼓荡——闪闪烁烁,波光粼粼,潺潺流动,盘旋起伏,喋喋不休。鼹鼠完全被眼前的景象迷得心醉了。他在河边一溜小跑,就像个很小的小娃娃在大人身边紧赶慢赶着听好听的故事,最后赶累了,他坐在河岸上,河水还在向他窃窃私语着,娓娓叙说着世界上最动听的故事。这故事来自大地的脏腑,一路倾吐,最后流向浩瀚的大海。
他坐在草地上,望到河的对岸有一个黑黑的洞穴正好露在水面上,这让他不禁有点想入非非起来,觉得这地方远离尘嚣,大水淹不着,又温暖又舒适,对于一个清心寡欲的喜欢河边小筑的动物来说,可真是一个绝佳的居处。正当他朝着那地方凝神睇视时,发现洞中央有一个什么小小的发亮的东西一闪而过,接着又闪了一下,像是一颗小星星。可是那地方几乎是不可能有星星的,说是萤火虫也不像,因为它太小又太亮。于是他使劲盯着看,发现那里面有东西在冲他眨眼睛,是的,很明确是在眨眼睛,接着,整个小脸显露出来了,像是嵌在画框里的一张画。
一张棕色的小脸,长着胡须。
一张矜持的小圆脸,眼睛还像刚才抓住他的目光时那样闪着亮光。
小巧精致的耳朵,厚厚的丝一样的毛发,这是河鼠!
于是两只动物互致矜持的问候:
“你好!”河鼠说。
“你好!”鼹鼠说。
“你想过来吗?”河鼠立刻问。
“哦,你这么说说倒挺容易。”鼹鼠说,语气有点生硬,因为他对于河流,以及河边的生活的种种方式都还很陌生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