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抗战时期昆明文化空间与文学表达

封面

作者:王佳

页数:24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127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书稿聚焦抗战时期的昆明,跳出以往类似研究中将昆明仅仅视为西南联大“背景”的研究模式,扩大研究视野,勾勒由外来者、本地人、昆明城及三者之间“关系”所共同构建的独特文化空间,以此空间在战争期间所经历的现代转型为线索,关注其中由文学表达所传递的文人心态与文化氛围,并力图以此空间为一鲜活个例,不仅丰富我们对于抗战文学乃至现代文学的认知视野,同时也能以此反思中国文学乃至文化走向“现代”的复杂历程。全书共分四章,主要以时间为顺序,勾勒抗战前后昆明文化空间的演变并探索凝聚其中的文化心态。

作者简介

王佳,女,汉族,云南昆明人,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1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先后在《新文学史料》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写作“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一八九七-一九四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二十世纪中国长篇小说经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等。

本书特色

书稿聚焦抗战时期的昆明,跳出以往类似研究中将昆明仅仅视为西南联大“背景”的研究模式,扩大研究视野,勾勒由外来者、本地人、昆明城及三者之间“关系”所共同构建的独特文化空间,以此空间在战争期间所经历的现代转型为线索,关注其中由文学表达所传递的文人心态与文化氛围,并力图以此空间为一鲜活个例,不仅丰富我们对于抗战文学乃至现代文学的认知视野,同时也能以此反思中国文学乃至文化走向“现代”的复杂历程。全书共分四章,主要以时间为顺序,勾勒抗战前后昆明文化空间的演变并探索凝聚其中的文化心态。

目录

导论
一 抗战时期的昆明:文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二 视野与角度:相关研究综述
三 城与人:研究思路与章节设计
第一章 抗战前的昆明:趋向“现代”的城市文化空间
第一节 城市空间的演变:从“华族化”到“现代化”
第二节 心态与表达:追慕“现代”与“自我”成长
第三节 从“旧”趋“新”的城市文化空间:自我想象与外来触碰
第二章 相聚与融汇:“外来”与“本地”共建“文化城”(1937.7—1940)
第一节 从“圈外”到“生活组织战”:昆明文化秩序的“内地化”
第二节 “新移民”昆明体验的建立:城市的“中心”与“边缘”
第三节 抗拒“摩登”与《昆明杂记》风波:面对“外来”的复杂心态
第四节 “文化城”的共建:“剧运”的现代洗礼与刊物的本士建设
第三章 空袭与疏散:战争中文化空间的开拓(1940–1943)
第一节 空袭中的昆明城:文化氛围的转变与战争心态的表达
第二节 “不同的河水”:疏散中的“本地”与“外来”
第三节 沈从文的呈贡:心灵栖息地与现实观测点
第四章 顺应与反思:商业城中的现代表达(1943—1945)
第一节 “软性”文学与小报短刊繁盛:“商城”的现代图景
第二节 都市畸变体验:西南联大诗歌的现代性生成
第三节 抗战胜利前后的昆明:“内地化”语境中的现实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抗战时期昆明文化空间与文学表达》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9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