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继红
页数:31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100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发掘儒家美德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现实意义,是文化自信的内在诉求。在儒家美德体系中,有十种美德与当代大学生尤为相关,即“仁爱”、“友善”、“诚信”、“义”德、“公忠”、“孝亲”、“智”德、“勇敢”、“节俭”、“爱物”。陈继红等著的《儒家美德与当代青年发展》基于对儒家经典文本的抽样式分析,深入阐释十者的基本意涵并展开中正的价值评判,并开掘其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的价值路向。在上述基础之上,说明此十种儒家美德何以指导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陈继红,女,1970年生,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长期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研究。出版专著一部,近五年来在《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1项。获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2012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本书特色
发掘儒家美德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现实意义,是文化自信的内在诉求。在儒家美德体系中,有十种美德与当代大学生尤为相关,即“仁爱”、“友善”、“诚信”、“义”德、“公忠”、“孝亲”、“智”德、“勇敢”、“节俭”、“爱物”。本书基于对儒家经典文本的抽样式分析,深入阐释十者的基本意涵并展开中正的价值评判,并开掘其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的价值路向。在上述基础之上,说明此十种儒家美德何以指导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重要问题。
目录
第一章 仁爱
第一节 “仁”之概述
一 “仁”是一种美德
二 “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三 “仁”是存在与价值的统一
第二节 “仁爱”的三重意蕴
一 “仁爱”的层次
二 “仁爱”的实践途径
三 “仁爱”的局限性
第三节 “仁爱”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一 利他之责任从何而来
二 利他与利己是何种关系
三 利他是常态行为还是偶然行为
第二章 诚信
第一节 “诚信”概述
一 “诚”“信”训义
二 “诚信”的内在逻辑
三 “诚信”与传统道德体系
第二节 “诚信”的基本内涵
一 诚信:立身之德
二 诚信:交往之德
三 诚信:为政之德
四 诚信:治学之德
第三节 “诚信”的若干问题与价值评半
一 “信”与“义”
二 “诚信”与功利
三 乡原
四 “诚信”的价值评判
第四节 “诚信”与大学生诚信美德培育
一 “诚信”是目的还是工具
二 “诚信”的实现是自律还是他律
第三章 友善
第一节 “友”之概述
一 “友”之训义
二 作为美德的“友”
三 “友”与传统道德体系
第二节 “友善”的三重向度
一 “友善”的规范要求
二 “友善”的若干问题
三 “友善”的历史境遇
第三节 “友善”与大学生的交友之道
一 与“土豪”交友如何
二 “看脸”何以交友
三 “友谊的小船”翻不翻
四 友善朋友的同时如何对待陌生人
第四章 “义”德
第一节 “义”之概述
一 君子美德之“义”
二 实践理性之“义”
三 政治原则之“义”
第二节 “义”的内在问题
一 “义”之来源的内在说与外在说
二 “义”的标准
第三节 “义”德与大学生社会正义感的培养
一 大学生如何走出社会正义的认知误区
二 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正义感
第五章 公忠
第一节 “公忠”的内涵与基本规定
一 “公”与“忠”
二 “公忠”的两种不同进路
三 “公忠”在现代社会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公忠”思想的历史衍化及其内在问题
一 “公忠”思想的历史衍化
二 “公忠”在政治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公忠”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 “公忠”思想与大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
二 “公忠”思想与大学生的民族主义倾向
第六章 孝亲
第一节 “孝”之概述
一 “孝”何以提出
二 作为美德的“孝”
三 作为治道的“孝”
第二节 “孝亲”的三种理解向度
一 “孝亲”的基本内容
二 亲亲相隐
三 “孝亲”的批判与重估
第三节 “孝亲”与大学生的孝道实践
一 如何理解一种新的代际不公
二 “礼亲”是必须的仪式吗
三 “养亲”与供养能力必然相关吗
第七章 “智”德
第一节 “智”之概述
一 “智”之提出
二 作为美德的“智”
第二节 “智”的三重解读
一 由“知”而“智”
二 “智”的内在层次
三 “智”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智”德与大学生的学习观
一 “智”是知识还是美德
二 读书是为了“有用”吗
第八章 勇敢
第一节 “勇”之概述
一 “勇”是一种美德
二 “勇”是外在表现与内在规定的统一
三 “勇”是一种积极而坚定的道德行动力
第二节 “勇敢”的三个向度
一 “勇敢”的内在要求
二 “勇敢”的践行途径
三 “勇敢”的历史境遇
第三节 “勇敢”与大学生见义勇为
一 大学生为什么要见义勇为
二 大学生应该如何见义勇为
第九章 节俭
第一节 “节俭”概述
一 “节俭”何以提出
二 “节俭”的人性论基础
三 终极关怀中的“节俭”
第二节 “节俭”的三个向度
一 “节俭”:个人修身之道
二 “节用”:政德与治道
三 “节俭”的相关范畴辨析
第三节 “节俭”与大学生的消费异化问题
一 消费行为中何以“制欲”
二 “役物”还是“役于物”
第十章 爱物
第一节 “爱物”之概述
一 爱物思想的三种进路
二 爱物思想的生态关切
第二节 “爱物”的基本内涵
一 “爱物”的规范向度
二 “爱物”的本体向度
第三节 “爱物”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一 “万物一体”与大学生的自然责任意识
二 “爱有差等”与大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