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封面

作者:于骥,岳洪竹著

页数:284页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90055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国有垄断企业的特点, 以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为研究视角, 融合企业理论、技术创新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基本理论, 以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思想作为研究工具, 系统地阐述产权结构、市场结构与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 分析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状况, 并通过对国有垄断企业的内部、外部因素的实证研究, 得出相应的结论, 提供合理的促进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安排。

作者简介

  于骥,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规制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岳洪竹,女,四川阆中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目录

绪论第一章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文献综述第一节 企业技术创新综述第二节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第三节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理论述评和启示第二章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性因素分析第一节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历程第二节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现状第三节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障碍性因素构成第四节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本章小结第三章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影响因素——产权结构第一节 国有垄断企业的产权结构(国有)分析第二节 产权结构对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主体——所有者(股东)的影响第三节 产权结构对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经营者的影响第四节 产权结构对国有垄断企业创新实施主体——研发人员的影响本章小结第四章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影响因素——市场结构第一节 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第二节 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三节 国有垄断企业的市场结构(垄断)分析第四节 市场结构对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章小结第五章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对策分析第一节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产权结构优化第二节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外部环境改进本章小结研究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三、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关系概述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内生增长领域里的理论文献多数支持“竞争的加强会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的观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书中,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是高投入、高风险的,只有大企业才可负担得起研发项目费用,较大而且多元化的企业可以通过大范围的研发创新来消化失败,创新成果的收获也需要企业具有某种市场控制能力。完全竞争下的小企业由于实力弱,不可能支付庞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不能得到优越的生产方法,难以实施技术创新。所以熊彼特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企业内部效率,尤其是技术效率差。熊彼特同时指出,从长期来看,垄断比完全竞争更有效率,因为垄断有利于技术创新。  熊彼特(1943)认为垄断的净损失是指为了刺激企业技术创新而需要支付的价格。因此,假设熊彼特定理成立,竞争的加剧会降低企业研发的利润,从而降低企业研发的水平,最后降低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速度。熊彼特关于企业规模和市场力量促进创新的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巨大挑战。新古典经济学将自由竞争市场视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市场结构,并通过静态分析证明完全竞争是一种福利最大化的制度。熊彼特批评了主流经济学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包含着的变化,认为资源配置机制的效果应该以动态时间而不应以某时刻来衡量,要获得长期的福利最大化可能必须牺牲短期的效益。熊彼特还指出,企业拥有的市场力量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出现了新的竞争方式。企业虽然通过创新在竞争中获得了有利地位,但其他企业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取代现有企业的地位,这种创造性破坏过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熊彼特具有启迪性且具有争议性的重要研究激发了人们对创新问题的研究兴趣。研究者借助创新的竞争这个概念引出了与熊彼特密切相关的两个假说:(1)大企业比小企业承担着更大比例的创新份额,(2)市场力量与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熊彼特假说提出后,探究市场结构与创新激励之间关系的努力从未间断,涌现出一系列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国有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8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