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论丛中国学者论文化与文化转型

封面

作者:俞可平,(美)阿里夫·德里克主编

页数:247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2291294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社会变迁过程,除了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外,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化带来的很为深刻的变化,就是中国文化的转型。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相伴随,思想解放就是用新的价值和观念取代旧的价值和观念,就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和改造。因此,肇始于改革开放的新一轮现代化浪潮,决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的推行,影响更为深远的后果,是新型文化的逐渐形成。不理解中国文化在改革开放后的深刻变迁,实难理解中国的新一轮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过许多重大的争论。在所有这些争论的背后,都隐含着不同文化和不同价值观的争论。当代中国的文化实际上由三种不同的来源组成,即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近代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这三种原本极不相同的文化,在当代中国融合成为一种新的中国文化。这一中国文化的重塑过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因子在当代中国文化中是如何组合的,这种新组合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又是一种什么关系?本书通过选取16位专家学者的16篇文章,努力予以澄清。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俞可平,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中国民主治理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现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兼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政治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2008后获“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称号,2011年获“中国软科学奖”,同年被美国《外交政策》评选为“全球百名思想家”,2015年被《中国新闻周刊》评为“年度学者”。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美国著名左派学者,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俄勒冈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刘东曾评价说,德里克是一位“思想活跃又深具生产性的马克思主义者”。

本书特色

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变迁过程,除了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外,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化带来的最为深刻的变化,就是中国文化的转型。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相伴随,思想解放就是用新的价值和观念取代旧的价值和观念,就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和改造。因此,肇始于改革开放的新一轮现代化浪潮,决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的推行,影响更为深远的后果,是新型文化的逐渐形成。不理解中国文化在改革开放后的深刻变迁,实难理解中国的新一轮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过许多重大的争论。在所有这些争论的背后,都隐含着不同文化和不同价值观的争论。当代中国的文化实际上由三种不同的来源组成,即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近代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这三种原本极不相同的文化,在当代中国融合成为一种新的中国文化。这一中国文化的重塑过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因子在当代中国文化中是如何组合的,这种新组合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又是一种什么关系?本书通过选取16位专家学者的16篇文章,努力予以澄清。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目录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论丛》中文版总序
前言
俞可平 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李翔海 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哲学省思
赵林 “国学热”的文化反思
彭永捷 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儒教问题
郭齐勇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
王光东 “民间”的现代价值——中国现化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
王尧 如何现实,怎样思想?——关于当代文学“思想状况”的一种认识
张清华 在历史化与当代性之间——关于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状况的思考
王岳川 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
王晓明 六分天下:今天的中国文学
王铭铭 我理解的“人类学”大概是什么?
卓新平 中国宗教的当代走向
戴锦华 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
潘蛟 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
胡惠林 论20世纪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与演变
刘相平 对“软实力”之再认识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论丛中国学者论文化与文化转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8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