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伟 主编
页数:221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058607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财政部规划教材,由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并审定,作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教材。
全书共分九章内容,涉及:统计数据的采集方法、整理方法、显示方法,综合指标分析法,时间数列分析法,指数分析法,简单统计推断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等。
该教材形式活泼,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内容具体,演练细致,具有前瞻性、灵活性等特点,适合不同层次的财经类学生使用。
目录
第一节 统计学概述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第2章 统计数据的采集方法
第一节 统计数据采集概述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第3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法
第一节 统计数据整理概述
第二节 统计分组和分配数列编制
第4章 统计数据的显示方法
第一节 统计表
第二节 统计图
第5章 综合指标分析法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第三节 平均指标
第四节 标志变异指标
第6章 时间数列分析法
第一节 时间数列概述
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指标分析法
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构成因素分析法
第7章 指数分析法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总指数的编制与计算
第三节 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
第8章 简单统计推断方法
第一节 统计推断概述
第二节 总体参数的估计
第三节 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四节 假设检验
第9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法
第一节 相关关系概述
第二节 直线相关分析
第三节 直线回归分析
附录一 正态分布概率表
附录二 随机数字表
参考文献
节选
第1章 导论
第一节 统计学概述
三、统计工作的过程及研究方法
统计工作各阶段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与之相适应就需要使用各种专门的研究方法。
(一)统计工作的过程
统计工作是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以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认识活动。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就必然有一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硫计认识的过程是: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例如,要调查某地区居民家庭收入情况,必须首先搞清居民家庭收入的概念,明确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才能进行调查,这属于定性认识。然后,从调查该地区每一户居民的收入情况开始,经过计算整理得出对该地区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总体情况的认识。这是从对个体数量表现的认识过渡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的过程,属于定量认识。然而,这种定量认识还不是统计认识的终结,还必须与新的定性认识相结合,即调查结果所形成的数据说明这一地区居民家庭收入究竟达到一个什么水平,是贫困、温饱,还是小康?一般统计认识的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数据的采集)、统计整理(统计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统计数据的分析)。
1.统计设计。
统计设计是指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与研究目的、任务,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通盘部署和安排的工作阶段。统计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统计表的设计,统计资料搜集方法的设计,统计调查、整理和分析研究方案的设计,统计工作各部门和各阶段之间相互协调与联系的设计,统计力量的组织与安排等。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起点,是保证统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因为这一阶段是对现象进行初始定性认识,为定量认识做准备的。只有事先进行设计,才能统一认识、统一步骤使整个统计工作有秩序地、协调地进行,以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
2.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即统计数据的采集。它主要是指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向调查总体的各个单位搜集原始资料的工作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