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山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中国高等技术教育的苏化(1949—1961)以北京地区为中心

封面

作者:韩晋芳

页数:197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328873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明确了科技领域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2006-2010年知识创新规划中部署了“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研究”这样的重要课题,以期从重要历史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认识技术与创新规律,为研究科技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启发。《技术转移与创新从书》是“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成果,由以下七部专著组成:《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19世纪西方电报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德国虏伯技术向中国的转移》、《近代德国铁路技术向中国的转移——以胶济铁路为中心》、《中日近代对西方钢铁技术移植的比较:1850-1937》、《中国高等技术教育模式的移植》、《制造一个大机器:20世纪中国万吨水压机创新之路》。《丛书》在新研究方法与模式、新史料、新观点方面都有突破,具备鲜明的原创性;《丛书》也是靠前合作研究的成果,它们与靠前学界接轨,为走出国门、以外文方式出版创造了条件。

作者简介

张柏春: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副主席,全国技术史委员会主任,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JCX2—W6)首席科学家。著《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明清测天仪器之欧化》、《中国近代机械简史》等。

本书特色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明确了科技领域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2006-2010年知识创新规划中部署了“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研究”这样的重要课题,以期从重要历史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认识技术与创新规律,为研究科技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启发。《技术转移与创新从书》是“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成果,由以下七部专著组成:《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19世纪西方电报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德国克虏伯技术向中国的转移》、《近代德国铁路技术向中国的转移——以胶济铁路为中心》、《中日近代对西方钢铁技术移植的比较:1850-1937》、《中国高等技术教育模式的移植》、《制造一个大机器:20世纪中国万吨水压机创新之路》。《丛书》在新研究方法与模式、新史料、新观点方面都有突破,具备鲜明的原创性;《丛书》也是国际合作研究的成果,它们与国际学界接轨,为走出国门、以外文方式出版创造了条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高等技术教育“苏化”的背景
第一节 中苏结盟与学习苏联
第二节 国家工业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第二章 高等技术教育的初步改革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高等技术教育
第二节 高等教育发展方针的确立
第三节 高等技术教育的初步改造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第三章 高等技术院校的调整方案
第一节 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及分系专业会议
第二节 院系调整方案的形成

第四章 高等技术教育的全面“苏化”
第一节 院系调整的实施
第二节 教学组织的建立
第三节 教学制度的引入

第五章 案例研究一:清华大学
第一节 清华、北大、燕京三校的院系调整
第二节 清华大学的教学改革
第三节 无线电工程系的变化

第六章 案例研究二:北京石油学院
第一节 部门办学体制与高等技术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燃料工业部与北京石油学院的筹建
第三节 学习苏联石油技术教育制度

第七章 苏联专家与高等技术教育改革
第一节 苏联专家在京情况
第二节 苏联专家工作制度
第三节 苏联专家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第八章 对高等技术教育的调整
第一节 对高等技术教育改革的反思
第二节 对高等技术教育制度的调整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山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中国高等技术教育的苏化(1949—1961)以北京地区为中心》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8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