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袁志超等著
页数:256页
出版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61182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面向现代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决策者、项目管理团队及项目参与各方, 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提供全面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际操作指引, 介绍投资建设项目概念内涵特点、项目管理组织及实施模式、项目决策分析、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及项目后评价等环节。
作者简介
袁志超,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招标师、国家投资项目管理师,东莞市万江区工程投资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东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技术人才代表、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广东省综合评标专家、东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委会专家等,10多年来长期从事大型重点项目咨询及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主持并参与了各类重点项目近30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具有深厚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梁建东,中级工程师、二级国家注册建造师、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会员,东莞市万江区工程投资项目管理工程师,主持并参与各类重点项目近20项,在《建筑学研究前沿》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获市级三等奖1项,从事大型重点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 庾锦麟,中级工程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员、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会员、东莞市万江街道城市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大中型重点项目咨询及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主持并参与完成了各类重点项目二十余项,如万江中学、万江医院、万江街道各批次截污管网工程等。发表论文10余篇,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尹志彬,中级工程师、二级国家注册建造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员、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会员、东莞市万江街道城市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项目负责人,从事大中型重点项目咨询及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主持并参与完成了各类工程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近10篇,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
目录
第一节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概论及分类
第二节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特点
第三节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周期
第四节 项目管理的概念、原理及方法
第五节 政府投资建设方项目管理
第六节 价值工程的定义及研究
第二章 项目管理组织
第一节 项目管理组织的作用
第二节 项目管理组织理论与组织工具
第三节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负责人的角色
第四节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团队建设
第三章 项目实施组织模式
第一节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项目法人组建及运营管理
第二节 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类型及对比选择
第三节 项目管理部门设置及任务分解
第四节 项目管理模式类型及对比选择
第四章 项目决策分析
第一节 项目决策定义程序方法
第二节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需求分析
第三节 项目技术经济方案内容及设定比选
第四节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前期有关手续审批及程序
第五节 项目全寿命投资估算组成及编制方法
第六节 项目融资和财务分析
第七节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及不确定性
第五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一节 勘察设计管理
第二节 招标采购管理
第三节 项目质量管理
第四节 项目安全管理
第五节 项目进度管理
第六节 项目成本管理
第七节 项目监理及合同管理
第八节 项目收尾及档案管理
第九节 项目后评价及审计
第六章 现代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范例
第一节 架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第二节 工程业务办理程序
第三节 工程管理办法
第四节 工作人员工作考核制度
附录
参考文献
节选
《现代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研究》: 首先,要做到有法必依,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其次,要执法必严,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对于违反安全管理生产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要按责任的大小、情节的轻重,给予一定的经济、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目前,我国安全管理法制文件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规和各种技术规范。前者指国家关于改善生产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为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职业健康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和,是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后者是指各种施工技术、行为规则要求,如国家标准和规定、技术规范等。安全技术规范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我国主要的安全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 2.安全管理制度化 规章制度是国家各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的各种法规性文件。制定的各种条例、办法、规章、规程等是施工作业行为的指导性文件,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要做到安全管理制度化,就要全面对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梳理归纳,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控制制度,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经常化,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首先要端正态度,认为施工企业效益最重要,一切以效益为主的施工企业数量不少,正确对待、选准正确的管理措施、经常检查才是最佳的选择。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始终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而不是仅仅作为一句口号而只喊不做。我国各项劳动安全的法律法规制度,遵循的正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大原则。只要认真贯彻落实,及时解决安全管理工作中发现的事故苗头,安全管理,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要做到安全管理科学化 工程施工项目持续周期长、可变因素多、安全隐患多,工作千头万绪,没有科学的统筹协调,安全管理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要做到安全管理科学化,就要加强对管理科学的研究,将现代管理学理论运用到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上,在施工中按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的特点适时调整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全程做好安全教育,发现安全事故苗头要及时纠正和教育,防止安全事故,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确保企业安全高效发展。5.要贯彻”全员参与”的方针安全管理不只是安全机构和领导人员的事情,更是全体参与建设人员共同的事情。在一线工作的员工对现场及生产情况了如指掌,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管理工作要贯彻”全员参与”,参与生产的每个人都要有主人翁精神,”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三)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特点 1.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离散 由于项目具有临时性,项目还有很大的盈利压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执行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同时有多个施工项目,而且施工现场离企业总部有一定距离,有的甚至有几千公里远。这样安全管理的责任,实际上主要由项目承担。 2.多层次分包、协调难度大 由于建筑工程存在分包和专业承包的体制,加之各施工工种日渐专业化,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内存在大量的工程和劳务分包。总承包企业与各分包或者专业承包企业之间的任务和责任划分的合理与否,现场管理协调的优劣,尤其是各施工班组负责人即所谓的包工头的素质能力,都直接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构成决定性的影响,管理协调难度相当大。 3.立体交叉、高处作业多 建筑施工项目一般都结构较为复杂,建筑工程一般层数高,操作条件较差,危险因素很多。由于工期和投资的限制,不可能由低到高按部就班慢慢施工,都必须立体交叉施工,势必造成多工种、多工序同时施工,各工种之间有很多需要衔接的地方,对安全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稍有交接不清楚或者不恰当,轻则返工重修,重则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此外,尤其是高空作业,稍不注意,就会出意外,是实实在在的高风险工作。 4.作业环境、条件差 建筑施工多露天作业,受不良天气的影响大,夏天酷热难耐,冬天气温低时往往饥寒交迫。如果遇上大风大雨或者台风等恶劣天气,由于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临时措施多,抗风能力差,排水系统未完善等,容易造成倒塌、水淹等,导致人员伤亡。另外,很多施工单位出于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施工机械缺乏应有的维护保养,使用工况不良,如切割机缺皮带外保护罩、钢筋加工机械用电缺乏有效的接地保护等,也容易造成伤亡事故。 5.劳动强度大容易疲劳 由于我国建筑业工业化生产程度不高,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多数工序仍是手工操作、手工作业,如浇捣混凝土、砌墙、抹灰作业等,劳动强度很大,体力消耗多,人很容易疲劳,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安全事故。 6.-线作业人员素质低、缺乏有效的培训 我国目前建筑业的一线人员,农民工比例很高,约占60%~80%,普遍素质不高,而且缺乏有效的培训,是工程质量不高和安全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