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蒋晓春等著
页数:599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305548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石窟寺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一支艳丽的奇葩。近些年来,中国石窟寺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地域覆盖更加广泛,研究内容更加宽广。在此背景下,对嘉陵江流域石窟寺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本书搜集整理了嘉陵江流域1702处石窟寺资料,并对调查过的10余处重要石窟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的分期、社会背景、观音造像以及与其他地区石窟寺的交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简介
蒋晓春(1974-),男,四川华蓥人。历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西华师范大学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主要从事巴蜀考古研究。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巴蜀地区宋蒙山城遗址的考古调查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研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西南唐宋石窟寺遗存的调查与综合研究”)。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三等奖1次。
本书特色
石窟寺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一支艳丽的奇葩。近些年来,中国石窟寺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地域覆盖更加广泛,研究内容更加宽广。在此背景下,对嘉陵江流域石窟寺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BR》 本书搜集整理了嘉陵江流域1702处石窟寺资料,并对调查过的10余处重要石窟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的分期、社会背景、观音造像以及与其他地区石窟寺的交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概况
第一节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的数量及分布
第二节 重要石窟寺简介
第二章 四川广安冲相寺石窟
第一节 龛窟介绍
第二节 分期、断代
第三节 冲相寺定光佛造像考证
第四节 冲相寺石窟中的太阳纹头光
第三章 四川营山太蓬山石窟
第一节 龛窟介绍
第二节 分期、断代
第四章 四川阆中大像山石窟
第一节 龛窟介绍
第二节 分期、断代
第五章 重庆合川龙多山石窟
第一节 龛窟介绍
第二节 分期、断代
第三节 田湾3号龛探讨
第六章 重庆合川钓鱼城石窟
第一节 龛窟介绍
第二节 分期、断代
第三节 部分问题探讨
第七章 其他中小型石窟群
第一节 四川阆中石室观石窟
第二节 四川阆中千佛岩石窟
第三节 四川阆中雷神洞石窟
第四节 四川阆中佛子岩石窟
第五节 四川南充青居山石窟
第六节 四川南充万山寺石窟
第八章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的分期
第一节 分期方法讨论
第二节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的分期
第三节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阶段性演变的社会背景
第九章 嘉陵江流域的观音造像
第一节 嘉陵江流域观音造像概况及分期
第二节 观音造像组合
第十章 嘉陵江流域与周边地区石窟寺的关系
第一节 6世纪初至6世纪下半叶
第二节 6世纪末至7世纪上半叶
第三节 7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
第四节 8世纪下半叶至9世纪末
第五节 9世纪末至13世纪上半叶
结语
后记
附表
附表一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一览表
附表二 嘉陵江流域纪年石窟一览表
附表三 嘉陵江流域观音造像一览表(广元、巴中、绵阳、安岳、大足)
第一章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概况
第一节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的数量及分布
第二节 重要石窟寺简介
第二章 四川广安冲相寺石窟
第一节 龛窟介绍
第二节 分期、断代
第三节 冲相寺定光佛造像考证
第四节 冲相寺石窟中的太阳纹头光
第三章 四川营山太蓬山石窟
第一节 龛窟介绍
第二节 分期、断代
第四章 四川阆中大像山石窟
第一节 龛窟介绍
第二节 分期、断代
第五章 重庆合川龙多山石窟
第一节 龛窟介绍
第二节 分期、断代
第三节 田湾3号龛探讨
第六章 重庆合川钓鱼城石窟
第一节 龛窟介绍
第二节 分期、断代
第三节 部分问题探讨
第七章 其他中小型石窟群
第一节 四川阆中石室观石窟
第二节 四川阆中千佛岩石窟
第三节 四川阆中雷神洞石窟
第四节 四川阆中佛子岩石窟
第五节 四川南充青居山石窟
第六节 四川南充万山寺石窟
第八章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的分期
第一节 分期方法讨论
第二节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的分期
第三节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阶段性演变的社会背景
第九章 嘉陵江流域的观音造像
第一节 嘉陵江流域观音造像概况及分期
第二节 观音造像组合
第十章 嘉陵江流域与周边地区石窟寺的关系
第一节 6世纪初至6世纪下半叶
第二节 6世纪末至7世纪上半叶
第三节 7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
第四节 8世纪下半叶至9世纪末
第五节 9世纪末至13世纪上半叶
结语
后记
附表
附表一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一览表
附表二 嘉陵江流域纪年石窟一览表
附表三 嘉陵江流域观音造像一览表(广元、巴中、绵阳、安岳、大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