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庆其
页数:342页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91351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医学是医学,也是文化。文化是医学的根基,医学是文化的演绎。是书所集是作者近年来有关非专业的大致属于软科学类的论文,皆是笔者读书、行医、陈情之心得,亦多关乎当前之热点。现结集付梓,既是对作者本人之心路历程的记录,也对医者或医学爱好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名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导师。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师承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教授、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脾胃病)近50年,从事《黄帝内经》教学研究近40年。曾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及支撑计划等子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主编(副主编)学术著作50余部。主编“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全国中医药院校本科统编教材《内经选读》及全国中医药研究生统编教材《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黄帝内经病证学概论》。先后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科技著作奖,上海市教委优秀本科教材一等奖等。兼任校专家委员会委员、《辞海》(第六、七版)中医学科主编、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兼职教授、台湾长庚大学中医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加州中医药研究院学术顾问等。培养硕士、博士30余名,博士后6名,学术传承人11人。
目录
序/周铭心
甲篇 岐黄絮语
中医学之我见
一、仁智互见话中医
二、中医的医学模式
三、中医理论的学术特点
四、中医临床医学的基本观点
五、从未来医学发展趋势看中医学的潜在优势
结语
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若干问题刍议
一、关于海派中医
二、关于学术思想
三、关于临证经验
四、关于人文精神
关于中医学术思想研究的思考
一、学术思想总结中存在的问题
二、何谓学术思想
三、学术思想的形成
四、学术思想的总结提炼
立足临床实践是研读中医经典的最高境界
一、用《内经》基本理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二、通过大宗病例回顾性研究验证《内经》理论
三、用流行病调查方法探讨《内经》学术观点
四、从古代医案考察《内经》理论的学术价值
沉浸浓郁,取精用宏
——读经典、做临床的体会
一、中医经典是一份丰厚的文化资源和防治疾病的珍贵财富
二、中医经典所揭示的医学原理可以长期起作用
三、读经典做临床的初步体会
从文化和临床研究中医学经典的智慧
一、何谓经典与中医学经典
二、如何对待中医学经典
三、用文化阐释经典,从经典理解文化
四、从临床解析经典,用经典指导临床
读仲景经典。做临床实践
——兼谈学习仲景方用甘草的体会
一、我对经典的理解
二、以甘草为例谈用经典
探索现代高等教育与中医师承教育的契合点
一、中医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
二、将师承教育融人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体系之中
中医心身观与和谐人生
一、中医对心身关系的基本观点
二、心身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天人和、心身和、气血和
三、调养心身,和谐人生
乙篇 摄生余话
丙篇 文化走笔
丁篇 师承拾遗
戊篇 序言跋语
甲篇 岐黄絮语
中医学之我见
一、仁智互见话中医
二、中医的医学模式
三、中医理论的学术特点
四、中医临床医学的基本观点
五、从未来医学发展趋势看中医学的潜在优势
结语
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若干问题刍议
一、关于海派中医
二、关于学术思想
三、关于临证经验
四、关于人文精神
关于中医学术思想研究的思考
一、学术思想总结中存在的问题
二、何谓学术思想
三、学术思想的形成
四、学术思想的总结提炼
立足临床实践是研读中医经典的最高境界
一、用《内经》基本理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二、通过大宗病例回顾性研究验证《内经》理论
三、用流行病调查方法探讨《内经》学术观点
四、从古代医案考察《内经》理论的学术价值
沉浸浓郁,取精用宏
——读经典、做临床的体会
一、中医经典是一份丰厚的文化资源和防治疾病的珍贵财富
二、中医经典所揭示的医学原理可以长期起作用
三、读经典做临床的初步体会
从文化和临床研究中医学经典的智慧
一、何谓经典与中医学经典
二、如何对待中医学经典
三、用文化阐释经典,从经典理解文化
四、从临床解析经典,用经典指导临床
读仲景经典。做临床实践
——兼谈学习仲景方用甘草的体会
一、我对经典的理解
二、以甘草为例谈用经典
探索现代高等教育与中医师承教育的契合点
一、中医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
二、将师承教育融人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体系之中
中医心身观与和谐人生
一、中医对心身关系的基本观点
二、心身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天人和、心身和、气血和
三、调养心身,和谐人生
乙篇 摄生余话
丙篇 文化走笔
丁篇 师承拾遗
戊篇 序言跋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