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16中国玉石雕刻作品玉星奖今典

封面

作者: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编著

页数:280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161043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台砣机、一捧解玉砂,脚蹬手磨……”这是对琢玉艺人的生动描写。经过相玉、构思、切胚、琢磨、抛光等环节,美轮美奂的玉器就在琢玉艺人手中出世了。,  玉,本为石,是大自然的精华。人类在打制和磨制石器的过程中,把玉从石中分化出来,用于生产、配饰、礼仪等不同领域。原始先民把美玉佩戴在自己的身上,满足了实用和精神上的需求。“玉之美”并非只是材质美,而是原始人类审美追求的体现。从古人用玉取向来看,玉集实用性、审美性、象征性于一体,成为王侯权力的符号、君子品性的表征以及文人把玩的对象。  中国人爱玉崇玉,形成了特有的玉文化,以致延伸到语言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玉女、玉郎、玉音、玉貌、玉成、玉册、玉玺等词语。玉文化甚至渗透到人名中,如《红楼梦》中的宝玉、宝钗、黛玉等名字。还有君子比德于玉,乃至食玉登仙的‘思想等都表达了古人对玉的崇拜。这些以玉为偏旁的字和玉文化在生活中的表现,无不说明了中国人崇玉的深度和广度。  玉因其美质,被人类赋予不同文化内涵和寓意,甚至是玉材的质地、色彩、纹理都可以表达一定的寓意。玉温润晶莹、纯美无瑕、坚韧致密的特性,象征了“仁、义、智、勇、洁”五德,与儒家理想化的品德是一致的。因此,玉本身被赋予了拟人化的品德,成为君子的象征。白玉坚而洁白、无瑕,象征了女子的贞德。“有女如玉”则是以玉来比喻女子肌肤如玉,光泽动人之美感。玉材除了比德、比容外,还可以引申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寄寓人们对某种美好理想的追求,比如美玉良缘、金口玉言、玉成其美等。琢玉艺人因材施艺,量料取材,巧夺天工,创作出一个个寓意美好的作品,让人叹为观止,爱不释手。  总之,玉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特征,国人对玉的喜爱源于内心,并持续至今。当代社会中,玉器虽然不再具备传统礼器的功能,但是玉的装饰功能依然存在,所以今人仍然佩戴玉石首饰或收藏、把玩玉石。

目录

金奖作品
银奖作品
铜奖作品
最佳工艺奖作品
最佳创意奖作品
优秀作品奖作品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16中国玉石雕刻作品玉星奖今典》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80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