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行政领导学(本科教材)

封面

作者:吴巧瑜

页数:22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24081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行政领导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是公共行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学与领导学的交叉学科,也是行政管理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研究行政领导活动规律和特点。吴巧瑜编写的《行政领导学(新世纪网络教育系列教材)》共十三章。导论(第一章)和行政领导理论(第二章)的梳理为后续章节的展开打下基础,全书重点阐述了行政领导的基本概念(第三章)、行政领导体制(第四章)、行政领导权力(第五章)、行政领导魅力(第六章)、行政领导授权(第七章)、行政领导决策(第八章)、行政领导效能(第九章)、行政领导方法与艺术(第十章)等领导实践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并分章阐述了行政领导用人艺术(第十一章)、行政领导协调艺术(第十二章)和行政领导激励艺术(第十三章)三种常用的领导艺术。  《行政领导学/新世纪网络教育系列教材》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的学习书籍,也可以作为党政干部的参考书目。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行政领导学的界定
一、行政领导的含义
二、行政领导学的含义
三、行政领导学的研究对象
四、行政领导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行政领导学的学科分析与研究方法
一、行政领导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二、行政领导学的学科特点
三、行政领导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行政领导学的产生与历史发展
一、西方行政领导学产生的背景
二、西方行政领导学的历史发展
三、中国行政领导学发展概况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行政领导理论
第一节 领导特质理论
一、简介
二、评价
三、应用
第二节 领导行为和风格理论
一、简介
二、评价
三、应用
第三节 领导权变理论
一、简介
二、评价
三、应用
第四节 超级型领导理论
一、简介
二、评价
三、应用
小结
案例直击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行政领导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行政领导者
一、行政领导者的含义与特点
二、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第二节 行政被领导者
一、行政被领导者的含义与特点
二、行政被领导者与行政领导者的关系
三、行政被领导者的角色
第三节 行政领导环境
一、行政领导环境的含义
二、行政领导环境的特点
三、行政领导环境的内容
四、行政领导环境的变革
小结
案例直击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行政领导体制
第一节 行政领导体制概述
一、行政领导体制的含义
二、行政领导体制的主要内容
三、我国行政领导体制的特点
第二节 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一、集权制与分权制
二、首长负责制与委员会制
三、层级制与职能制
四、一体制与独立制
第三节 我国行政领导体制的改革
一、新中国行政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
二、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三、当前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改革的方向
第四节 现代西方行政领导体制的特征与启示
一、现代西方行政领导体制的特征
二、现代西方行政领导体制的启示
小结
案例直击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行政领导权力
第一节 行政领导权力的含义与行使原则
一、行政领导权力的含义
二、行政领导权力的行使原则
第二节 行政领导权力的类型与来源
一、行政领导权力的类型
二、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
第三节 行政领导的职权责
一、行政领导的职位
二、行政领导职权责的关系
三、行政领导职权责的分离
第四节 行政领导权力的腐败与制约
一、行政领导权力的腐败
二、行政领导权力的制约
小结
案例直击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行政领导魅力
第一节 行政领导魅力的含义与模式
一、行政领导魅力的含义
二、行政领导魅力的模式
第二节 行政领导魅力的构成与构建
一、行政领导魅力的构成
二、行政领导魅力的构建
第三节 行政领导魅力的作用与展示
一、行政领导魅力的作用
二、行政领导魅力的展示
小结
案例直击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行政领导授权
第一节 行政领导授权的含义与类型
一、行政领导授权的含义
二、行政领导授权的类型
第二节 行政领导授权的过程与原则
一、行政领导授权的过程
二、行政领导授权的时机
三、行政领导授权的原则
第三节 行政领导授权的背景与意义
一、行政领导授权的时代背景
二、行政领导授权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 我国行政领导授权的困境与对策
一、行政领导授权的困境
二、行政领导授权的对策
小结
案例直击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行政领导决策
第一节 行政领导决策的含义与作用
一、行政领导决策的含义
二、行政领导决策的作用
第二节 行政领导决策的演进与类型
一、行政领导决策的演进
二、行政领导决策的类型
第三节 行政领导决策的程序与体制
一、行政领导决策的程序
二、行政领导决策的体制
第四节 行政领导决策的原则与方法
一、行政领导决策的原则
二、行政领导决策的方法
小结
案例直击
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 行政领导效能
第一节 行政领导效能概述
一、行政领导效能的含义
二、行政领导效能的特点
三、行政领导效能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行政领导效能与行政领导绩效
一、行政领导效能与行政领导绩效的区别
二、行政领导效能与行政领导绩效的联系
第三节 行政领导效能考评
一、行政领导效能考评的内容
二、行政领导效能考评的原则
三、行政领导效能考评的方法
四、行政领导效能考评的程序
五、行政领导效能考评的作用
小结
案例直击
思考与练习

第十章 行政领导方法与艺术
第一节 行政领导方法
一、行政领导方法的含义与特点
二、行政领导方法的地位与作用
三、行政领导方法的类型
四、行政领导方法运用的总原则
第二节 行政领导艺术的含义与特点
一、行政领导艺术的含义
二、行政领导艺术的特点
第三节 行政领导艺术的类型与原则
一、选才用人艺术及其原则
二、协调艺术及其原则
三、激励艺术及其原则
四、运时艺术及其原则
小结
案例直击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一章 行政领导用人艺术
第一节 行政领导用人的含义与作用
一、行政领导用人的含义
二、行政领导用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行政领导用人的方法与艺术
一、行政领导用人的途径与方法
二、行政领导用人的原则与艺术
第三节 行政领导用人的误区与改善
一、行政领导用人的认知误区
二、行政领导用人的改善
小结
案例直击
思考与练习

第十二章 行政领导协调艺术
第一节 行政领导协调的含义与作用
一、行政领导协调的含义与对象
二、行政领导协调的功能与作用
第二节 行政领导协调的原则与类型
一、行政领导协调的原则
二、行政领导协调的类型
第三节 行政领导的协调艺术
一、协调与上级关系的艺术——挂好天线
二、协调与同级关系的艺术——左右逢源
三、协调与下级关系的艺术——接好地线
小结
案例直击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三章 行政领导激励艺术
第一节 行政领导激励的含义与原则
一、行政领导激励的含义
二、行政领导激励的原则
第二节 行政领导激励的基本理论
一、需要理论
二、个体差异
三、认知理论
四、满意度理论
第三节 行政领导激励的方法和路径
一、行政领导激励的方法
二、行政领导激励的路径
小结
案例直击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节选

  《行政领导学/新世纪网络教育系列教材》:  目前,世界上关于领导者含义的解释很多,这是人们从政治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和视角来研究和把握的结果。现代管理科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领导者的唯一定义是其后面有追随者。”从这意义上说,有追随者的领导者既可以来自广义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等非政府部门,也可以特指来自狭义的政府部门。本教材是从狭义角度来研究行政领导者的。一、行政领导者的含义与特点(一)行政领导者的含义行政领导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领导者是指在从事行政管理的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中,依法担任领导职务,享有领导职权,负有相应领导责任的人员。狭义的行政领导者特指在从事行政管理的政府部门中,依法担任领导职务,享有领导职权。负有相应领导责任的人员。广义和狭义的行政领导者都包括领导个人和领导班子。本课程研究的是后者即狭义上的领导者。  行政领导者的来源一般有两种:内部渠道,即政府部门内部升任与补充。这类人员熟悉本部门情况,对以往的行政领导者所具有的素质、行为与风格均有所了解,具有丰富的施政经验,便于领导工作的顺利承接。同时,这种渠道对内部人员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能够使其他一般行政人员将个人目标与部门目标结合起来;外部渠道,即从全社会选拔优秀人才。这是社会分工和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引进或“空降”的行政领导者能为本部门带来新思想、新观念,为部门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我国法定的行政领导者一般是通过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四种方式产生的。(二)行政领导者的特点l_政治性——推动社会发展行政领导者作为政府部门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享有一定领导职权,负有相应领导责任的官员,直接参与国家事务或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作,其履行的是统治阶级的使命和国家的职能,必然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而且由于国家性质不同,行政领导者的政治倾向性也不同。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因此,行政领导者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人民和社会带来福祉。2.示范性——追求公共利益面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和个人私利的诱惑,行政领导者应追求的是公共利益,将社会公平与正义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在经济理性和“疯狂逐利”盛行的工商业时代,行政领导者更应该发挥引导示范作用。既要给一般行政人员以正确的引导,也要给社会成员做示范.追求真善美,将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视为每个公民都应享有的权利,不为个人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3.责任性——提供公共服务行政领导者承担的是公共责任。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服务于全社会的公共事务。因此,提供公共服务是行政领导者在行政领导活动中应尽的重要责任之一,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有权享受这种服务并提出建议、意见,进行监督。4.权威性——发挥影响作用公共行政领导者以国家的名义开展活动,以国家为后盾而作用于社会,因而具有权威性。一方面,行政领导者是依据法律授权任命或选任的,法律的权威性决定了行政领导者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行政领导者除了依据法定权力树立权威之外,还可以通过人格魅力来对其他人员产生影响力。法定权力、国家权威、个人魅力,构成了行政领导者权威的基础。5.公开性——行为受到监督行政领导者所做的一切都是公共事务,必须执行行政公开原则,面对新闻媒体和普通民众的监督。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情况下。行政领导者要把本部门的活动计划、程序、结果告知公众,自觉接受监督。二、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美国著名领导学家华伦·本尼斯(Warren G.Bennis)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一个不败的领导者必须依靠三条腿来支撑,一是坚定的雄心壮志,二是领导工作的才能,三是优秀的道德品质,这些是领导者素质的最基本结构。”那么,行政领导者个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而行政领导班子集体又必须具备何种素质结构?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行政领导者个体和集体的素质及其要求。(一)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含义与特征1.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含义“素质”一词最早建于生理学,指的是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后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用来泛指事物的先天特征和后天习得。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行政领导学(本科教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8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