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晓林,[澳]Tim Wilkinson,[澳]Gregory Hancock
页数:190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1120920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收集了冷弯钢管结构构件和连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给出了冷弯钢管结构构件和连接的结构性能和设计方法,而且分别根据澳大利亚标准AS 4100和英国标准BS 5950 Part 1给出设计示例,本书可供结构工程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及有关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特色
冷弯焊接钢管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品种规格多等优点。作为一种工厂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的材料,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地用于钢结构建筑、公路桥梁结构及设备构件、交通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和现代农业设施。2001年以来,我国的冷弯焊接钢管的产量也迅速增加,2005年我国焊接钢管的产量超过1500万吨,已经广泛地用于石油、建筑、交通等领域,我国近年修建很多大型公共建筑都采用了冷弯焊接钢管构件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冷弯焊接钢管结构构件和节点受力具有其本身的特点,我国近年来也进行了大量关于焊接钢管构件和节点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冷弯钢管结构构件和节点设计的规范。因此,希望翻译出版此书能对冷弯钢管结构在我国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以进一步促进焊接钢管结构的推广应用。
本书可供结构工程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及有关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冷弯钢管的应用
1.2 有关国际规范标准
1.2.1 冷弯钢管型材生产标准
1.2.2 冷弯型钢结构设计规范
1.2.3 包含冷弯钢管结构设计内容的钢结构设计规范
1.2.4 有关专业机构最近出版的设计手册和专著
1.2.5 其他相关著作
1.3 本书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冷弯钢管型材
2.1 生产流程
2.2 生产制造容许误差
2.2.1 容许误差值
2.2.2 讨论
2.3 材料特性
2.3.1 各生产标准中规定的力学性能
2.3.2 屈服强度沿截面的变化
2.3.3 延性
2.3.4 残余应力
2.3.5 韧性
2.4 不同特点
2.5 极限状态设计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受弯构件
3.1 概述
3.2 局部失稳与截面承载力
3.2.1 局部失稳破坏与截面分类
3.2.2 受弯构件的局部弹性屈曲
3.2.3 宽厚比限值研究基础
3.2.4 现行规范中的宽厚比限值
3.2.5 强度设计准则
3.2.6 各规范的比较
3.2.7 算例
3.3 弯扭失稳与构件承载力
3.3.1 弯扭失稳
3.3.2 弹性失稳临界弯矩和实际梁的失稳
3.3.3 弯扭失稳研究基础
3.3.4 构件强度设计准则
3.3.5 规范之间的比较
3.3.6 算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轴心受压构件
4.1 概述
4.2 截面承载力
4.2.1 压力作用下的局部屈曲
4.2.2 宽厚比限值
4.2.3 截面设计承载力
4.2.4 算例
4.3 构件承载力
4.3.1 局部屈曲与整体稳定相互作用
4.3.2 柱曲线
4.3.3 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
4.3.4 构件设计承载力
4.3.5 算例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压弯构件
5.1 概述
5.1.1 压弯钢管构件的应用
5.1.2 压弯构件基本特性
5.2 二阶效应
5.3 局部屈曲与截面承载力
5.3.1 轴压力附加效应对局部屈曲的影响
5.3.2 压弯构件截面宽厚比限值研究基础
5.3.3 现行规范中的宽厚比限值
5.3.4 强度设计准则一相关方程
5.3.5 规范之间的比较
5.3.6 算例
5.4 构件整体失稳与构件承载力
5.4.1 概述
5.4.2 平面内破坏
5.4.3 平面外破坏
5.4.4 双向受弯
5.4.5 强度设计准则
5.4.6 各规范之间的比较
5.4.7 算例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受集中力作用构件
第七章 受拉构件及冷弯薄壁管的焊接
第八章 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焊接连接
第九章 最新进展
1.1 冷弯钢管的应用
1.2 有关国际规范标准
1.2.1 冷弯钢管型材生产标准
1.2.2 冷弯型钢结构设计规范
1.2.3 包含冷弯钢管结构设计内容的钢结构设计规范
1.2.4 有关专业机构最近出版的设计手册和专著
1.2.5 其他相关著作
1.3 本书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冷弯钢管型材
2.1 生产流程
2.2 生产制造容许误差
2.2.1 容许误差值
2.2.2 讨论
2.3 材料特性
2.3.1 各生产标准中规定的力学性能
2.3.2 屈服强度沿截面的变化
2.3.3 延性
2.3.4 残余应力
2.3.5 韧性
2.4 不同特点
2.5 极限状态设计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受弯构件
3.1 概述
3.2 局部失稳与截面承载力
3.2.1 局部失稳破坏与截面分类
3.2.2 受弯构件的局部弹性屈曲
3.2.3 宽厚比限值研究基础
3.2.4 现行规范中的宽厚比限值
3.2.5 强度设计准则
3.2.6 各规范的比较
3.2.7 算例
3.3 弯扭失稳与构件承载力
3.3.1 弯扭失稳
3.3.2 弹性失稳临界弯矩和实际梁的失稳
3.3.3 弯扭失稳研究基础
3.3.4 构件强度设计准则
3.3.5 规范之间的比较
3.3.6 算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轴心受压构件
4.1 概述
4.2 截面承载力
4.2.1 压力作用下的局部屈曲
4.2.2 宽厚比限值
4.2.3 截面设计承载力
4.2.4 算例
4.3 构件承载力
4.3.1 局部屈曲与整体稳定相互作用
4.3.2 柱曲线
4.3.3 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
4.3.4 构件设计承载力
4.3.5 算例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压弯构件
5.1 概述
5.1.1 压弯钢管构件的应用
5.1.2 压弯构件基本特性
5.2 二阶效应
5.3 局部屈曲与截面承载力
5.3.1 轴压力附加效应对局部屈曲的影响
5.3.2 压弯构件截面宽厚比限值研究基础
5.3.3 现行规范中的宽厚比限值
5.3.4 强度设计准则一相关方程
5.3.5 规范之间的比较
5.3.6 算例
5.4 构件整体失稳与构件承载力
5.4.1 概述
5.4.2 平面内破坏
5.4.3 平面外破坏
5.4.4 双向受弯
5.4.5 强度设计准则
5.4.6 各规范之间的比较
5.4.7 算例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受集中力作用构件
第七章 受拉构件及冷弯薄壁管的焊接
第八章 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焊接连接
第九章 最新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