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鲁滨孙漂流记

封面

作者:(英)丹尼尔·笛福 著;李芳 译;肖复兴

页数:250

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522794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历险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遭遇灾难,先被海盗攻击,再到种植园,最后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了28年后,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英国小说之父,英国文学中开创性的传奇大师。

生于伦敦富商家庭。兄弟姐妹三人,他排行第三。五六岁时就亲历了伦敦的三大灾难:瘟疫、大火及荷英战争。十岁左右,母亲逝世。求学期间,即大量阅读,学习写作。

成年后从事商业活动,数次破产;关注时局,创作大量政治讽刺诗和政论文章,曾因文获罪,一度入狱。后创办《评论》,成为英国报刊业的先驱。

59岁时,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小说首次以令人震惊的真实感和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形象——具有冒险精神、永不妥协、爱好旅行、对大海深情、对信仰虔诚、对经商和实际事务极其精明的“鲁滨逊”。

此后12年,笛福陆续发表多部小说、诗歌、传记等作品,奠定文学大师地位,备受读者欢迎。最终却因躲避债务,逝于寄宿的旅社。

本书特色

这是为当代小学生量身定做、专业打造的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的优秀图书,其内容紧扣新课标精神,引领学生们遨游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的海洋,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渴求与完善中不断成就更加完美的自我。本书的理论讲解部分,以简洁、精炼的语言讲解《鲁滨孙漂流记》阅读的几大要点。每一点都以书中的具体例子来分析说明,并配上精美的图画,图文结合,生动易懂。
本书由丹尼尔·笛福著、郭冬杉编、肖复兴主编。

目录

名师1+1导读方案
一、通过文学名著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
二、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
四、体会其他艺术特色
不羁的心
沦为奴隶
海上遇险
初上荒岛
荒岛家园
荒岛巡视
落难日记
新的发现
与病魔抗争
乡间住宅
荒岛拓荒
丰衣足食
环岛航行
谁的脚印
海边骷髅
防御工事
不速之客
野人“星期五”
教化野人
血染孤岛
绝处逢生
夺船大战
意外之喜
归途历险
旧地重游
名著知识要点
阅读达标测试一——中考真题回放
阅读达标测试二——中考模拟题
参考答案

节选

  《鲁滨孙漂流记/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在进行这个工作的过程中,我每天至少要带着枪出门一次,一方面是为了散散心,另一方面是去看看能不能打到适合做食物的东西;同时尽可能地熟悉地形,看一下岛上有什么特产。  我第一回出去不久,就发现岛上有山羊,这使我大为高兴。然而,它们也使我感到烦恼——山羊是这么怯生、这么机灵、这么敏捷,要想猎取它们是世界上最难办到的事情。但是,我对这事并不沮丧,毫不怀疑早晚我可以用枪打到一头。  不久,我果然办到了。我发现了它们经常出没的地方以后,就总是守在那儿。我观察到,要是它们在山谷里吃草,而我是在岩石上的话,它们压根儿注意不到我;不过,要是它们在岩石上而我在山谷里的话,它们就会吓得没命地逃走。因此,我得出结论,这是由它们的眼睛生长的位置所决定的——它们的眼睛只能向下看,它们没法毫无困难地看到上面的东西。于是,我后来采用了这样的办法:我总是爬到比它们高的岩石上去,接下来就寻找一个好目标。  我向那些山羊开的第一枪,打死了一头母山羊,它身旁有一头还在吃奶的小羊羔,这使我的心里非常难受。但是,老羊倒下以后,小羊羔还是一动不动地站在它身旁。等我走过去,抓起了老羊,事情还没有完呢!我把老羊扛在肩膀上以后,那头羊羔跟着我,一直走到我的栅栏跟前。看到这情况,我就放下母羊,抱着羊羔,翻过栅栏,希望能把它驯化,但是它不肯吃东西,所以我不得不把它宰了,自己享用。两头羊的肉让我吃了好一阵子,因为我吃得很节省,同时要尽可能地节约我的粮食,尤其是面包。  我现在已经安排好了我的住所,发现需要找到一个生火的地方和一些生火的木柴。我为这件事情干了些什么,还有我怎样挖大那个洞,以及我做了哪些使生活方便的设备,我会原原本本地一一叙述的。但是,我首先要交代一下我自己和我对生活的想法,这想法还真不少呢!  我对自己所处的状况,感到前景暗淡。因为我在前面说过,我要不是被一场风暴刮得远远地离开了预定的航线,随波逐流地漂行在海上的话,是不会被抛弃在这座荒岛上的。这就是说,偏离了通常的人类贸易航线几百英里路,我完全有理由认为,这是天意,在这个荒凉的地方,而且在这样荒凉的处境中,我会活不下去的。我每次这样回想的时候,会满腔辛酸地从脸上滚下许许多多眼泪。有时候,我免不了会对自己发牢骚,造物主干吗要这么丝毫不留余地地把他所创造的生物置于死地,整治得他们这么惨,把他们抛弃在绝地,让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使他们这么心如死灰?这样活着还要表示感谢上帝,实在不合理。  但是,我心里总是很快地涌起一个念头,阻止我这些想法,并且责怪自己。尤其是有一天,我手里拿着枪,在海边走着,想到我困在这样的处境中,心情非常忧郁。这时候,理性似乎从另一方面在劝我,说:“得了,你处境荒凉,这话不错,不过别忘了,和你一起的那些人在哪儿呢?登上小艇的不是有十一个人吗?那十个人在哪儿呢?为什么不是他们脱险,而你送了命?干吗偏偏是你独自保全了一条命?是待在这儿比较好呢,还是在那儿?”接着,我指指海。在考虑灾祸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灾祸中包含着的幸福,还要考虑到伴随着灾祸而来的更大的幸福。  于是,我又想起我的生活资料是多么丰富。那艘海船居然会从它第一次被撞击的地方漂起来,漂到离海岸这么近的地方,使我有时间把船上一切有用的东西取出来。这可是千万分之一的机会!要是我不得不生活在最初登岸的地方那样的环境中,既没有生活必需品,又没有提供必需品和觅取必需品的工具的话,我会是什么遭遇呢?“尤其是,”我大声说(虽然是对自己),“要是我没有一支枪,没有弹药,没有制造东西或者用来干活儿的工具,没有衣服、床垫、被褥、一个帐篷,或者任何避免日晒雨淋的所在的话,我会是什么遭遇呢?”而这一切我现在都有,而且相当充足,很有希望。即使将来我的弹药用完了,不用枪也可以维持我的生活,所以我有一个还算过得去的看法。只要我活着,我在生活中就不会缺少什么。我从一开始就考虑到,怎样来应付意外事故,来应付总有一天一定会到来的事情,甚至考虑到在弹药用光以后怎样来应付,我的健康状况变差和我的体力衰退以后怎样来应付。  我承认,我原来压根儿没想到我的火药可能会在一次爆炸中化为灰烬——我的意思是说,我的火药被闪电引爆。不久,我亲眼看到了闪电和霹雳,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火药爆炸的危险,真是大为震惊。  我既然身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环境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我就要从一开头就接受这种生活,而且按照时间顺序把它记录下来。根据我的估算,我是在9月30日,按照上文所说的情况,第一次登上了这个荒无人迹的岛。当时,正是秋分前后,太阳正好在我的头顶上,根据观察,我估计自己是在北纬9度22分的地方。  我在岛上待了十一二天以后,我忽然想到,由于没有本子、笔和墨水,我将没法估算日子,甚至分不清安息日和工作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用刀子在一根大木杆上用大写字母刻了一些字:“1659年9月30日,我在这里登岸。”并把木杆做成一个大十字架,把它竖在我第一次登岸的地方,在这根方木杆的侧面,我每天用刀子刻一道刻痕。每第七道刻痕比其他的长一倍;每月第一天的刻痕比长的刻痕又长一倍;这样,我就有了日历,或者说,记下了星期、月份和年份。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鲁滨孙漂流记》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7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