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熊春泉,聂佳龙 著
页数:259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20784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熊春泉、聂佳龙著沈桥林总主编的《法律经济学/正大法学文库》基于让学生对法律经济学有个初步的把握,着力于学生法律经济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按照逻辑顺序将内容划分为“历史篇”“理论篇”与“应用篇”。“历史篇”主要梳理、研究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史、法律经济学派回顾与展望、中国与法律经济学。“理论篇”主要依据法律经济学经典文献,以及不同学派的理论,对法律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科斯定理、理性人、均衡、效率——进行阐释。“应用篇”主要根据法律经济学的核心理论阐述所引出的外部不经济性、理性人假设、法律市场理论、博弈分析法、汉德公式等思维或分析方法,结合具体的法律问题运用法律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
目录
第一编 历史篇
第一章 法律经济学发展史
第一节 发轫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第二节 范式孕育期(1958~1973年)
第三节 范式接受期(1973~1980年)
第四节 范式质疑期(1976~1983年)
第五节 成熟期(1983年至今)
第二章 法律经济学学派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芝加哥法律经济学(含纽黑文学派)
第二节 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节 制度主义法律经济学
第四节 新制度主义法律经济学
第五节 法律经济学的后续发展
第三章 中国与法律经济学
第一节 中国法律经济学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
第二节 中国法律经济学的早期发展
(1990—1998年)
第三节 中国法律经济学的全面发展(1999年至今)
第四节 中国法律经济学的困境与出路
第二编 理论篇
第四章 打开现代法律经济学的钥匙:科斯定理
第一节 外部性与交易成本
第二节 《社会成本问题》与科斯定理
第三节 科斯定理与法律经济学
第五章 基本假设:理性人
第一节 完全理性与经济人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
第二节 有限理性与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
第三节 理性选择理论与法律经济学
第六章 核心分析工具:均衡
第一节 均衡与需求一供给
第二节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第三节 均衡与法律经济学
第七章 评价标准:效率or正义
第一节 效率与正义的冲突:法律经济学中一个
恼人不休的问题
第二节 正义标准的一般性描述
第三节 法律追求三位一体的正义
第四节 三位一体正义语境中法律经济学的评价标准
第八章 寻找最好法律的方法:汉德公式
第一节 汉德公式由来及其完善
第二节 汉德公式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汉德公式与寻找最好的法律
第四节 大数据与利用汉德公式寻找最好的法律
第三编 应用篇
第九章 外部不经济性的应用:“外部不经济理论视角下的
权利冲突分析”
第一节 权利冲突的经济探源
第二节 权利冲突的经济分析
第三节 权利冲突的解决途径
第十章 理性人假设的应用:“’理性人’标准作为事故
过失责任认定标准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事故过失责任认定的“理性人”标准由来及
特征
第二节 以“理性人”标准作为事故过失责任认定标准的
经济分析
第三节 “理性人”标准与个别标准两者权衡问题之
探讨
第十一章 法律市场理论的应用:“用大数据推进服从守法
规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一节 守法的重新认识
第二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服从守法规律的善治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法律供给
“市场化”
第四节 大数据助力法律供给“市场化”
第十二章 博弈分析法的应用(一):“试论’囚徒困境’
与法律规则的构建”
第一节 “囚徒困境”的描述及其对法律规则构建的
启示
第二节 经济人与法律规则的构建
第三节 信息完全与法律规则的构建
第十三章 博弈分析法的应用(二):“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
博弈的均衡性分析”
第一节 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衡平:规范量刑与自由
裁量的博弈视角分析
第二节 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的博弈模型分析
第三节 制约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的法律制度安排
第十四章 汉德公式的应用:《侵权责任法》中“责任主体的
特殊规定”之检视
第一节 汉德公式的解读
第二节 基于效用的连带:激励个体行为的行为主体与
责任主体分离
第三节 基于行为的连带:获得个体信息的行为主体与
责任主体分离
结语:进入法律经济学领域的不成熟“套路”
参考书目
第一章 法律经济学发展史
第一节 发轫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第二节 范式孕育期(1958~1973年)
第三节 范式接受期(1973~1980年)
第四节 范式质疑期(1976~1983年)
第五节 成熟期(1983年至今)
第二章 法律经济学学派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芝加哥法律经济学(含纽黑文学派)
第二节 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节 制度主义法律经济学
第四节 新制度主义法律经济学
第五节 法律经济学的后续发展
第三章 中国与法律经济学
第一节 中国法律经济学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
第二节 中国法律经济学的早期发展
(1990—1998年)
第三节 中国法律经济学的全面发展(1999年至今)
第四节 中国法律经济学的困境与出路
第二编 理论篇
第四章 打开现代法律经济学的钥匙:科斯定理
第一节 外部性与交易成本
第二节 《社会成本问题》与科斯定理
第三节 科斯定理与法律经济学
第五章 基本假设:理性人
第一节 完全理性与经济人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
第二节 有限理性与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
第三节 理性选择理论与法律经济学
第六章 核心分析工具:均衡
第一节 均衡与需求一供给
第二节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第三节 均衡与法律经济学
第七章 评价标准:效率or正义
第一节 效率与正义的冲突:法律经济学中一个
恼人不休的问题
第二节 正义标准的一般性描述
第三节 法律追求三位一体的正义
第四节 三位一体正义语境中法律经济学的评价标准
第八章 寻找最好法律的方法:汉德公式
第一节 汉德公式由来及其完善
第二节 汉德公式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汉德公式与寻找最好的法律
第四节 大数据与利用汉德公式寻找最好的法律
第三编 应用篇
第九章 外部不经济性的应用:“外部不经济理论视角下的
权利冲突分析”
第一节 权利冲突的经济探源
第二节 权利冲突的经济分析
第三节 权利冲突的解决途径
第十章 理性人假设的应用:“’理性人’标准作为事故
过失责任认定标准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事故过失责任认定的“理性人”标准由来及
特征
第二节 以“理性人”标准作为事故过失责任认定标准的
经济分析
第三节 “理性人”标准与个别标准两者权衡问题之
探讨
第十一章 法律市场理论的应用:“用大数据推进服从守法
规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一节 守法的重新认识
第二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服从守法规律的善治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法律供给
“市场化”
第四节 大数据助力法律供给“市场化”
第十二章 博弈分析法的应用(一):“试论’囚徒困境’
与法律规则的构建”
第一节 “囚徒困境”的描述及其对法律规则构建的
启示
第二节 经济人与法律规则的构建
第三节 信息完全与法律规则的构建
第十三章 博弈分析法的应用(二):“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
博弈的均衡性分析”
第一节 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衡平:规范量刑与自由
裁量的博弈视角分析
第二节 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的博弈模型分析
第三节 制约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的法律制度安排
第十四章 汉德公式的应用:《侵权责任法》中“责任主体的
特殊规定”之检视
第一节 汉德公式的解读
第二节 基于效用的连带:激励个体行为的行为主体与
责任主体分离
第三节 基于行为的连带:获得个体信息的行为主体与
责任主体分离
结语:进入法律经济学领域的不成熟“套路”
参考书目















